中关村国际人才会客厅

带得走的城市记忆—“凉都有礼”

2025-09-18 16:02:42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桂榕

新闻提示

今年以来,“凉都有礼”成为六盘水文旅消费新亮点。该市以特色文创和地方美食为核心,打造城市记忆新载体,从带有三线元素的主题冰箱贴到刺梨深加工产品等,构建“伴手礼+非遗+城市IP”新模式,推动城市文化与旅游经济深度融合,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连日来,记者探访凉都文创店、手伴店等地,聚焦“凉都三宝”、文创雪糕、冰箱贴等爆款产品,解锁“带走一座城”的情感经济发展新趋势。

在文旅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如何让游客带走一座城的记忆?六盘水找准自身文化特色,创新文化表现形态,以“凉都有礼”品牌为核心,将地方特产与文创产品打造成激活经济、传递文化的新引擎。

9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六盘水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旁的凉都文创店,一系列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映入眼帘,水城烙锅冰箱贴、农民画、刺小妮等系列产品,以及融合民族元素的耳环、胸针等配饰,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自8月8日开业以来,这家店迅速成为打卡地。从拍照留念到购买文创,再到品尝“凉都三宝”,这家能逛、能玩、能吃、能带走的店,成为游客了解六盘水的新窗口。截至9月10日,该店售出文创冰淇淋1642支、冰箱贴238个。

“店内397种产品始终坚持本土化、原创性,并融入非遗技艺,自主研发的烙锅和羊肉粉造型冰箱贴等产品深受游客喜爱。目前线上店铺正在筹备中。”凉都文创店负责人方荔墣告诉记者。

“买点什么回去,证明我来过六盘水。”这是不少游客的心声。他们不再满足于游山玩水,更希望将独特的美食与旅行回忆带回家。

“以前很多顾客问能不能打包羊肉粉带走,但当时技术有限做不到。今天,我们的生产线每天可生产6万袋羊肉粉。”9月10日,在六盘水老翁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总经理翁明镜告诉记者。

今年6月,老翁记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新厂房投入使用,配套了全自动化生产线,从原料处理到熬汤、配料,再到灌装、包装,智能化控制系统全程把关。既守住了老工艺熬出的醇厚汤底,又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的稳定高效。

如今,老翁记已实现90%的机械化生产,每月销羊肉粉、牛肉粉等产品超20万袋。“我们要让产品走出去,提升复购率。”翁明镜告诉记者。

从实体店到现代化中央厨房,老翁记的蜕变正是六盘水特色美食产业化的一个缩影。当前,越来越多的地域特色文化正依托产业化,成为城市礼物。

去年11月,六盘水曾举办“遇见臻好·凉都有礼”创意设计大赛,收集到150件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六盘水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更贴近市场需求,易于购买与携带。

独特的文化不仅需要生动表达与鲜活传承,更需要展示的窗口。今年7月21日,“凉都手伴”万达旗舰店开业运营,汇聚130款本土好物,从刺梨制品到盘县火腿,宛如一个微缩的伴手礼博物馆。

从一碗羊肉粉的工业化生产到一个冰箱贴的文化表达,六盘水通过“凉都有礼”品牌,将气候资源与文化底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动能。这份可带走的“城市记忆”,既满足了游客“带走一座城”的情感需求,也提供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创造新的消费场景。

阅读原文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18610562898
  • 联系地址:中关村创业大街拓荒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