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头条

开学在即 家校协同 五招助学子收心

2025-08-26 17:10:05

本文转自:亳州晚报

    下周就要开学了,如何从假期的自由轻松状态中投入有规律、有秩序的校园生活中?近日,市教育局发布《开学前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协同做好开学准备》,梳理出一份全面的开学准备指南,助力学生们开启元气满满的新学期。

    收心归位:按好学习“生物钟”

    假期“晚睡晚起、自由安排”的节奏易导致开学后出现“开学综合征”,需通过“渐进式调整”帮孩子适应。

    作息渐进调整:每天让孩子比前一天提前20分钟睡觉、15分钟起床,逐步向开学作息靠拢(小学21:00前入睡、7:00前起,中学22:00前入睡、6:30前起),避免因开学前“突击调整”引发失眠或晨起困难。

    规律生活作息:固定三餐时间,减少零食、冷饮摄入;白天安排1-2小时“静态活动”(如看书、练字、整理房间),替代无节制看电视、玩游戏,助身心从“松弛态”过渡到“学习准备态”。

    模拟上学流程:周末按开学时间“演练”,早上按时起床、吃早餐,上午1小时自主学习(预习课文、阅读),下午体育锻炼或兴趣活动,晚上按时作息,让孩子提前熟悉开学节奏。

    作业收尾:化“任务”为“成长契机”

    暑期作业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需做好收尾工作。

    共同检查作业:花1-2小时逐科检查,不仅确认“是否做完”,更关注“完成质量”。遇敷衍内容,以“你对自己的作业满意吗”引导孩子主动发现问题,而非直接批评。

    科学弥补短板:若作业未完成,与孩子分析原因,拆分任务(如“剩5篇日记,每天1篇、每篇20分钟”);若有知识漏洞,用趣味方式巩固。

    培养责任习惯:让孩子自主整理作业,按科目分类入文件袋并标注信息,提醒其“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责”,潜移默化培养孩子责任意识与收纳习惯。

    物品准备:以仪式感激发期待

    通过共同准备开学物品,让孩子感受新学期新开始,充满期待。

    自主选择实用学习用品:带孩子选书包、笔记本等,避免花哨款式分散注意力。包书皮、贴姓名贴时,同时聊一聊课本内容与期待学习的课程,激发对新知识的好奇。

    按需准备生活用品:若在校午餐、午休,提前准备餐具、保温杯等,在家试用;提醒整理书包时按“常用、不常用”分类,方便开学后快速取物。

    制作“校园回忆卡”:新入学或转学的孩子,可一起画校园、写班主任姓名等,开学前逛校园周边,回忆快乐时光,减少陌生感。

    身心调适:以最佳状态迎接开学

    关注孩子身心状态,实现“身心同频”,快速适应新学期。

    调理身体状态:调整饮食结构,早餐加鸡蛋、牛奶等保证营养,午晚餐多蔬菜瘦肉,少油炸高糖零食;每天30分钟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释放压力。

    做好心理疏导:睡前与孩子聊天,用“新学期最开心的事”“紧张的事”等引导其说出顾虑。针对担忧,结合优点鼓励,还可一起制定“新学期小愿望”,化紧张为期待。

    包容陪伴理解:若孩子出现“不想开学”情绪,不指责,而是理解包容,帮其接纳情绪、调整心态。

    安全提醒:筑牢成长“安全墙”

    安全是学习成长的前提,开学前后需反复强调以下安全细节。

    出行安全:让孩子牢记过马路规则,独自上学需确认路线、标志性建筑与家长联系方式,不坐“黑车”“超载车”,在校车内不把头、手伸出窗。

    校园安全:告知孩子不追逐打闹、不攀爬危险设施,上下楼梯靠右行;与同学有矛盾时,及时找老师求助,不独自争吵打架。

    饮食安全:教育孩子不买校门口“三无食品”,不吃过期变质零食,校外就餐选择有“笑脸”标识的餐厅,饭前洗手。

    居家安全:提醒独自在家的孩子不给陌生人开门,不碰危险物品;用电子产品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泄露个人信息,遇陌生网友邀约见面需告知家长。(记者 曾莹莹)

阅读原文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18610562898
  •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71中关村创业大街拓荒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