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居然直接停了各大学的拨款,这就让各大学纷纷裁人、被迫缩减研究生招生,各大科研项目纷纷暂停。这一下除了在美国的华人留学生和教师之外,就连美国的教授和研究生,都纷纷想要出国求生路了。
科研投入的削减看似节省短期开支,实则动摇国家创新根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戴维·贝克直言,科研拨款的不确定性已让美国陷入“一地鸡毛”,顶尖人才或将流向中国,甚至未来“高端制药需从中国购买”。
上一次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呢?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颁布了一系列针对犹太人的法令。由于不少哥廷根大学的教授都是犹太人,导致不少犹太裔的教授出走。如诺特、柯朗、冯·诺依曼等。
这样全球的科学中心、数学中心就从哥廷根变成了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家可能不了解哥廷根学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多辉煌,那个时候的数学界富有盛名的数学家近一半都是出自哥廷根数学学派,哥闵可夫斯基为狭义相对论提供了数学框架——闵可夫斯基四维几何;外尔最早提出规范场理论,并为广义相对论提供理论依据;冯·诺依曼对刚刚降生的量子力学提供了严格的数学基础,发展了泛函分析;“现代数学之母”诺特以一般理想论奠定了抽象代数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刺激了代数拓扑学的发展;柯朗是应用数学大家,他在偏微分方程求解方面的工作为空气动力学等一系列实际课题扫清了道路。
当时的美国年轻人都跑到哥廷根求学,这里是数学的摇篮,科学的圣地,据统计,1862—1934年间获外国学位的美国数学家114人,其中34人是在哥廷根获博士学位的,但是随着哥廷根学派的科学家出走美国,就导致了哥廷根学派的没落。
而美国大量吸收德国的科研成果,从而在二战后成为新的全球霸主,从历史经验我们就可以看出,二战以来美国能成为全球科研领头羊,靠的就是政府持续输血。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这类机构源源不断的拨款,让大学能安心搞基础研究、培养人才。
现在特朗普的政策也是变相把科研人才往外赶,这就好比给长跑的运动员突然抽走补给站,整个科研生态链都可能崩盘。中国做梦都得笑醒。
这可以说是中国的国运时刻,中国应该要把握住机会加大科研经费支出,招揽世界著名科学家来进行研究,狠狠薅一把美国的羊毛。把中国打造成为全球新的科学中心、数学中心。
当实验室熄灯、人才外流、论文数量锐减时,美国的学术衰退,所带来的就是前沿科技的没落、国防科技的崩塌,比如半导体、人工智能都是需要长期投入才能出成果,高能军事都需要理论做基础,比如高超音速武器依赖的是高超音速理论的突破。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初的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的诞生是因为“不差钱”。在美国政府规定下,贝尔实验室母公司AT&T并不那么重视实验室的利润回报,“因为成本的合理增加可以导致公司利润的上升”“贝尔实验室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合理花钱”。
因为没有金钱压力,贝尔实验室迎来了“辉煌时代”,当时贝尔实验室有几万名研究员。
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了先进移动电话业务(AMPS)系统,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能力的大容量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美国也主导了1G通信时代。
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已经无法摆脱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1G、2G还是5G,都属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可以说无论是通讯技术革命,还是半导体时代,抑或是互联网信息时代,总而言之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这些变化,几乎都有贝尔实验室的身影。
而也正是因为先发优势,美国成为了半导体行业老大,通信行业巨头,美国是第三次信息革命的主导者,也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时至今日,美国依然在通信、半导体领域具有最大话语权。
而现在特朗普的政策却彻底改变了这一点,这将直接导致美国的人才外流,美国将会迎来真正的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