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公积金服务中心

09年高考作文6分,却被985破格录取,入学两年后:教授辞职也不教

2025-03-23 23:53:08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 影子红了

编辑 | 影子红了

2009年,一位名叫黄蛉的考生在高考后于网络上引起了轰动,原因就这位考生的高考作文字迹奇怪,连当时的阅卷老师都难以看的出来到底写的是什么东西,好不容易分清以后,也因为跑题的缘故,仅仅给了6分的成绩。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高考作文只有6分的学生,在后来却被一所985高校破格录取,并且专门返聘一位已经退休的教授来对他进行教导,但仅仅过了两年时间,这位教授就向学院递交了辞呈,宁愿辞职也不愿意再对这个学生进行教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内容图片

黄蛉

高考作文6分的怪才

2009年6月17日,国内的一个著名文字论坛上出现了一篇名为《高考阅卷花絮:四川惊现甲骨文作文》的文章,声称自己在语文组进行阅卷时发现了一篇堪称“阅卷以来最劲爆花絮”的作文。

据文章作者所述,当时负责批改这篇作文的人是语文一组的作文阅卷老师,他在阅卷过程中偶然发现,一位学生的文章竟然使用古文字来进行书写。

内容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当时的高考规定并没有不准用古文字书写,所以面对眼下的这一状况他也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于是专门找到了当时的阅卷组组长进行询问。

可没曾想阅卷组组长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便上交给了语文质检组进行报告,没曾想质检组也是一脸茫然,因此这件事情也在阅卷组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内容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加上古文字本就算是一种较为冷门的学科,于是质检组只好联系到了一位古文字专家进行翻译,根据翻译过后的内容来评定作文的水平。

虽然因为高考相关法律法规的缘故无法将具体的作文照片进行公开,但这件事还是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四川媒体也纷纷走访近代了报道,并且在后来得到证实,这篇作文通过专家检验后发现,文章中含有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存在

内容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因为文章本身内容跑题的缘故,所以并没有得到什么较为理想的分数,经过一系列评估考量后,最终给出了6分的数字。

考虑到这一得分是根据高考作文的严格规定进行评判,因此倒也没有什么人觉得这个结论有错误,网友们也将这篇作文戏称为那年的“最牛高考作文”,作者也被冠上了一个“古文字达人”的头衔。

内容图片

黄蛉

虽然网友们的热议暂时停歇,但那些媒体记者们可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几经调查走访,最终找到了这篇作文的作者,以及他高考时所写下的那篇作文。

破格录取却逼走教授

据记者调查可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就读于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的黄蛉和他的语文老师蒲体超,而黄蛉之所以会在写作文时使用古文字进行创作,主要还是因为她当时想要考到上海的复旦大学中进行学习。

内容图片

黄蛉

由于自己本身对作文没有太大信心,再加上先前有一位名叫刘钊的教授破格录取过一位会写甲骨文的三轮车夫当研究生。

于是他干脆铤而走险,将自己回认识的古文字用来进行写作,据他本人所述,在目前已经了解到的一千多个甲骨文中,他大概会写七八百个,所以才会铤而走险的选择这一办法。

内容图片

黄蛉

不过因为古文字本身的难度较高,所以光是这篇作文他就已经花了一个半小时来进行写作,要知道,这可是黄蛉第二次参加高考了,第一次高考因为没有勾上一本线所以才选择的复读,也是借助这个机会,认识到了同样爱好古文字的老师蒲体超,并且共同进行钻研学习。

但对于自己作文6分的成绩,黄蛉的态度倒也十分坦然,并没有因此感到后悔,反而表示自己将在未来的学习当中继续努力,而后续高考分数的结果也只有428分

内容图片

黄蛉

虽然黄蛉曾前往复旦大学拜访刘钊教授,并且凭借着一手甲骨文赢得了刘钊教授的赞扬,但但对于破格录取黄蛉一事却并没有给出对方想要的答案,毕竟本科不同于研究生,破格录取方面的内容和规定也要更加麻烦一切。

而且因为分数线只有428分的缘故,原本在黄蛉志愿中的西南财大天府学院也因为一些其他原因没有对黄蛉送出录取通知书,眼看就到了没学可上的情况时,四川大学这个985高校却突然伸出了橄榄枝。

内容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教育部门组织了四川大学的一批古文字专家前去对黄蛉进行了一番测试,黄蛉也顺利通过,成功受到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破格录取,并且前往了汉语文学专业中学习,而黄蛉的老师蒲体超则按照原来的计划前往美国的一所孔子学校中教授中文。

不过因为黄蛉古文字一事的爆火,也给他带来的不小的麻烦,他也表示自己在知道黄蛉用古文字作答的第一时间就狠狠批评了他,这也足以证明这对师徒私交不错。

内容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黄蛉虽然凭借着一手优秀的甲骨文用两年时间从锦城学院转入到川大本部学习,完成了三本到一本的连跳,但川大返聘教授专门为黄蛉“开小灶”的指导老师何崝却突然向学校提出了辞呈,认为黄蛉本人有些浮夸,不愿再教他。

当记者想要询问其状况时,黄蛉也彻底“隐身”记者拨打其电话也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虽然不知道这对师徒之间究竟爆发了什么样的矛盾,但在此之后,网上也很少有任何有关黄蛉的报道流出,曾经那个轰动一时的甲骨文天才,似乎也就这样消失在了茫茫人海当中。

参考资料

2009-06-22 中国新闻网 羊城晚报 专家:用甲骨文写两三百字文章要一两个月

内容图片

2011-11-08 湖北日报 荆楚网 张立美:拒教“甲骨文达人”本身就是浮躁

内容图片

2011-11-07 中国经济网 北京晨报 甲骨文特长生遭"拒教" "国学偏才"该如何对待

内容图片

抖音百科——黄蛉

阅读原文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15810535051
  •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