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等36位作家赴大运河采风 将为大运河写书

作者:刘静 分类:文化 时间:2012-11-01 14:20
优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编辑部

    前天,由省委宣传部、省作家协会等共同举办的“千年运河、拱墅记忆”采风活动在杭州拱墅区举行。


  麦家、黄亚洲、袁敏、海飞等省内36位作家,将以杭州拱墅区为主体,共同出版一部描绘南运河文化的书籍。


  他们汇聚在这里集体采风,追寻千年运河与拱墅的共同记忆。


  作家们以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为起点,了解大运河的整体历史变迁。

 

  他们走进手工艺活态馆,看运河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浸润;参观了中亚机械,感受运河之畔的现代化力量;逛了小河直街历史街区,品尝大兜路的美食……


  采风的时候,许多作家已经捕捉到了创作灵感。


  “运河的魂,体现在它的文化上。运河沿岸有着宝贵的历史遗存。”麦家是第一次来到拱墅区,“拱宸桥、富义仓、香积寺塔、小河直街等都是运河活的历史,见证了京杭大运河的漕运文化、仓储文化、禅宗文化、民居文化等。”


  “从旧时的货物集散仓库,到逐水而居的生活街区,这些,既是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是运河申遗的宝贵资源。”作家海飞说,“运河文化多是市井文化,为了将这些历史文化碎片串珠成链,可以把历史上的故事、文化挖掘出来,把文化的元素重新赋予历史遗存。


  老作家薛家柱对大运河有着很深的感情。几十年来,他先后搬了四五次家,但每一个家都在运河之畔。对大运河的历史,他也是如数家珍。


  拱宸桥这一段,在他看来是整个大运河的精华所在。“这里有很多杭州的第一,杭州的第一家纺织厂在这里,杭州的第一家化工厂在这里,杭州的第一个戏院在这里,杭州的第一张报纸也诞生在这里。”


   薛家柱说,这次采风后,他会写一篇文章,主要内容是“写拱宸桥段运河如何穿越历史的沧桑”。


   此次采风之后,每个作家都会交出“作业”,这些与大运河有关的作品将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汇编成集。


  “大运河即将申遗,这本集子将是浙江作家对大运河申遗的一点贡献。”浙江文艺社社长郑重说。

 

[来拓荒族发布属于您的资讯,五分钟上头版,元芳,你怎么看?]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刘静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