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比男性更易贫血,据统计,亚洲女性平均4~5人中就有1人罹患贫血,比例相当高。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黄英表示:贫血患者不仅要吃药,“会”吃饭也很重要能促进铁吸收的食物包括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猕猴桃、柿子椒、草莓、橙子等。
叶酸,在人体内参与氨基酸及核酸的合成,并与维生素B12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因此维生素B12、叶酸等“补血药”,对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有特效,对其他贫血无效。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B12并非万能,如治疗原发性或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就需要服大剂量的维生素B6,同时维生素B6对其他贫血也无效。因此补血要对症,不可盲目使用。
饮食上,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要多吃蛋白质丰富的肉蛋奶类,多吃含叶酸丰富的牛肝、深绿色叶菜、麦胚、酵母、菜花、橘柑、香蕉,多吃含维生素B12丰富的牡蛎、羊肉、鸡蛋、大豆发酵食品(臭豆腐、腐乳、豆豉、酱油)等。
除了吃药,其实从食物中也可补铁。血红素铁来自含动物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鱼、禽类等,这些食物不仅血红素铁含量高,而且在吸收过程中不受膳食中其他食物的影响,建议多食用这类食物补铁。尤其是贫血的高危人群如经期女性、老年人、小孩等,平时更要多吃。
植物补铁则相对“不靠谱”。虽然蔬菜、谷物、赤豆等植物性食物含有非血红素铁,但植物性食物含纤维、草酸盐、植物盐、磷酸盐和多酚较多,影响铁的吸收,所以尽管很多食物如菠菜、香菜、韭菜、坚果等同样富含铁,但吸收利用率太低,起不到补铁的效果。尤其是蕹菜、茭白、菠菜要少吃,实在嘴馋,可食用时先在沸水中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