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掀起了一股不同于往常的“反腐风暴”

作者:彭丹丹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12-12-05 10:38
优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编辑部

   今年11月,俄罗斯掀起了一股不同于往常的“反腐风暴”,这一话题几乎占据了俄罗斯主流媒体的头条。月初,前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因涉嫌腐败被普京“火速”解职。月末11月27日,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纪录片,将前农业部长斯克伦尼克推上了腐败丑闻的风口浪尖。


  前农业部部长斯克伦尼克目前在法国居住,遭到曝光后,她一直在竭力向媒体澄清,坚称在农业部工作期间,并未发生过侵吞公款案件。对于自己在法国拥有房产一事,她表示这是合法购买的。但俄罗斯媒体举出很多反例,比如她的哥哥依靠她攀上高位等。


  被这股“反腐旋风”刮倒的还有俄前地区发展部副部长、滨海边疆区政府主席帕诺夫,和负责研制卫星导航系统的航天署空间系统公司总经理乌尔利奇奇,以及数名国防部高官,他们不是被解职就是被逮捕。


  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研究室副主任姜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俄罗斯官员的腐败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太大的秘密,此次反腐从规模和影响来看,算是比较大的一次。尽管俄罗斯过去设立了一些反腐的制度,但是事实上效果很不明显。


  普京支持率回升至50%

  关于此次普京掀起的“反腐风暴”,一些俄罗斯媒体认为是由于普京的支持率走低,至少这是原因之一。莫斯科大学博士刘乾认为,这样大规模的反腐败行动,毫无疑问受到了总统普京的支持,或者是由他本人发起的。因为腐败问题已经开始威胁到现政权的稳定,甚至普京本人的支持率。得益于这场反腐败运动,从11月初将谢尔久科夫解职以来,普京的个人形象已经开始得到提升。只要这场反腐败斗争持续下去,普京将能够保证稳赢不输。


  全俄舆论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11月上旬普京的支持率大约为45%至50%,而1月至8月间普京的支持率曾从44%跌至37%。


  社科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姜毅认为,如何取信于民也是俄罗斯政府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国防部长的例子就很明显,因为时至今日,如果腐败丑闻披露后,这位部长仍然能够安然过关,那么普京政权的威信就会受到很大质疑。


  难以根除的腐败文化

  腐败是俄罗斯一直无法治愈的顽疾,200年前俄著名历史学家卡拉姆津就曾以戏谑的口吻调侃腐败者,到如今,10个俄罗斯人中仍有9人会说,腐败是这个国家最大的问题。《俄罗斯头条新闻》认为,腐败似乎成为一种必须接受的俄罗斯文化。透明国际2011年全球清廉排行榜上,俄罗斯排在143位,仅仅领先于利比亚、伊拉克、索马里、阿富汗等国家。俄罗斯学者认为,腐败已威胁到俄国家利益。


  2011年7月,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一语道出了俄罗斯的腐败问题。“我们国家的青年人特别想当官。这让我很不安。青年人热衷于成为公务员。为什么?是因为这个工作很体面吗?不,似乎不完全是这样。工资很高吗?一点也不高。那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快速致富的手段。”


  在莫斯科工作的张先生对腐败深有感触,他对新京报记者说,“在俄罗斯,从上到下,可以说行贿和送礼成为了一种意识和生活方式。”一次他的朋友开车去机场送人,因为没看到标示而开车逆行。交警说要罚款5000卢布(约合162美元),并且说要吊销执照半年。这位朋友立马掏出2000卢布给交警,之后不用交罚款就可以走人了,这2000卢布自然落入了交警的腰包。


  曾在俄罗斯留学多年的李新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留学生要住单间,给宿舍管理员塞点钱,或者送瓶红酒,事情就好办多了,“我听说有人给200美元,楼管直接签了独门独户单间。”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彭丹丹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