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坐不住了,中国日渐起来的国际影响力已经让全世界看的很清楚了。如果再不做点什么那就真的晚了。可是这种不是针对国家需求而进行的国际访问,到底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多少利益呢?
安倍在2013年差不多访问了29个国家,据说,他一个人出访国家数超过了中国领导人2013出访国家总数。其频频出访的收益是:“就算日本不能获得订单,也不会让中国获得”。
一直说安倍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的领导人,在重新执掌政权以后,对前政权以及之前日本政府的很多做法进行改变,其中的一件就是加大了对外访问。一般的日本首相每年的外交出访次数是有限定,原因是日本的首相都是从日本议员中选出,所以首相根据规定如果无特殊情况一定要参加议会的各项议案的审议。当安倍刚上台时就抱怨:因为在国内议会中无休无止的议案审议,让日本丧失了很多国际机会。
安倍上台后为日本外交绝地反击,在2013年一年差不多访问了29个国家,有的国家甚至去过两次,在2013年年底,一家日本报纸对安倍的一年的国际外交总结中透露,安倍很自豪地认为,2013年是日本首脑在外交中收复失地的一年,他一个人出访国家数超过了中国领导人2013年的出访国家总数。
我认为安倍外交2013年的主要功绩有两个:一是通过对东盟的密集访问,加强了日本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日本在经历近20年的经济低速成长以后,需要有个外部的市场来支撑日本的经济恢复,这个市场要大,并且与日本的关系良好,于是日本首选东盟。
最初的目标是刚刚经过政治变革的缅甸,安倍内阁的重要阁僚都曾经飞往缅甸,开展安倍的积极外交。一时间,日本外交的重心就是缅甸的舆论也在形成。很多投资顾问公司,企业,以及相配套的服务设施都前往了缅甸,同时日本还把ODA大量的资金送往缅甸,外界把这样的攻势看作官民合作的银弹外交。
开始时,好消息不断传来,在安倍的外交斡旋下,日本各大公司或许会获得来自缅甸的大量定单,甚至有些日本媒体还把缅甸称为亲日国家。根据当时外界所知,日本政府期待拿下两大缅甸国家项目:缅甸仰光国际机场的扩建,以及缅甸国内通信网的构筑。这两个是国家级大工程,日本方面若一举夺下,不但可以获得收益,而且还可以树立信心。当开动了宣传机器,投下了巨额资金后,这两个项目突然从日本民众眼中消失。日本政府、媒体都不再提这件事情,为什么?因为日本方面竞争失败,订单飞走了,安倍的首脑外交也失败了。
当然安倍的外交也有一些成功,这就是“就算日本不能获得订单,也不会让中国获得”,这也是安倍外交的最低底线。今年9月左右,中国军工曾经有一个大单的意向签订,这就是中国的中远程防空导弹红旗9的出口土耳其的合同签订,虽然不是最后的合同,也震惊了世界军工行业。
日本在这方面坐不住了,在草签合同不久,安倍首相飞抵安卡拉,与土耳其首相埃尔杜安会面,希望土耳其停止进口中国的防空导弹。并且同意土耳其可以与日本开展军事合作,虽然日本武器出口三原则存在,安倍还是绕过这个障碍,暗示日本与土耳其的战车引擎研究可以迅速开展。
同时安倍还向土耳其许诺,为土耳其提供低息贷款,帮助土耳其改善其交通状况,现在日本企业已经进入土耳其的交通建设项目。包括地铁的建设,港口的建设,所以土耳其也不想得罪日本这个财神爷。所以中国的防空导弹的出口订单,就被土耳其方晾在一边。
日本国内对于安倍频频出访而不参加国会的审议的行为意见还是很大。但是这种意见都没有成为一种气候,原因就是安倍首相的出色的口才,这次安倍再次回到权力中心,学会了一样很重要的事情,说漂亮话。中国有一句俗语:吹牛不上税。
安倍现在每一项活动都是有一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说明,使你都不能有理由反驳他。安倍的频频出访也是这样。他说这是提高日本形象,为日本经济打开国际市场的重要工作,并且他还举例子,中国领导人每年频频出访,使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增加,所以日本要超过中国,领导人一定不断出访。
但是现在有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阻止了安倍的脚步。根据日本内阁官方的消息,安倍首相因为在2013年频频出访,把首相的外出住宿预算全部用完,这样日本外交也到了首相没有钱出访的境地。据传今年1月的安倍即将出访非洲,中东以及印度的行程,就因为没有钱,要想办法从其他的项目资金中支取,然后等补充预算下来后归还。
现在日本首相的每年的外国访问经费大约每年3450万日元(约合230万人民币),按照一般的情况这笔预算只有多出来,而不会不够用,现在日本预算年度还剩下3个月时间(注:日本预算年度,是从每年的4月初开始,到第二年的3月底为止)预算已经全部划完,太出乎一般人的预料。
关于2014财政年度,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已经指示,要求增加预算,充分支持首相的外交活动。所以4月份开始的新的财政年度,安倍首相的外游预算增加到4070万日元,针对这个预算金额,已经有人担心,会不会到2014年10月份就全部使用完。因为安倍2014年的外交预定已经公布,新年度主攻欧洲,这样花费将更大。
安倍的积极外交的目的就是为了日本国家利益,所以反对安倍外交的声音并没有形成一股力量,对于安倍虽凭巧言鼓动,却几乎没有结果的外交周游,日本国民必须要清楚这一点: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对抗而对抗的外交将是失败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