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澳网夺冠,给所有中国人送上了一份马年春节大礼。尽管李娜曾声称不为国家打球,但当一个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运动员捧起澳网冠军奖杯时,这个举动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全世界都会看到,荣耀属于李娜,也属于她的祖国。一个人怎么做比怎么说更重要,李娜用她的努力证明了应该怎样“感谢国家”。
所有中国人都会为李娜夺冠感到骄傲,她的家乡以及家乡政府更会觉得与有荣焉,这完全可以理解。但这一次李娜载誉归来,地方政府给予的礼遇之隆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先是湖北省体育局及网球运动管理中心领导飞赴广州白云机场迎接李娜从墨尔本回国,继而是湖北省副省长亲往武汉天河机场迎接李娜荣归故里,紧接着是省委书记、省长专门会见……如此高规格的礼遇,如此兴师动众,恐只有《红楼梦》中的“元妃省亲”可以媲美。
尤其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奖励李娜80万元人民币,再次拨动了“地方政府该不该重奖夺冠运动员”这根敏感的舆论神经。2011年李娜法网夺冠,湖北省给她的奖金是60万元,当时坊间就嘘声一片。
地方政府重奖李娜,除了绕不开“纳税人的钱是否可以随便用来给冠军发奖金”这个显而易见的疑问,还有另一重纠结。李娜如今已不是体制内运动员,而是一名职业球员。举国体制下,政府出钱奖励在重大赛事中取得好成绩的体制内运动员,虽然也会招致质疑,但毕竟有一定道理:这些运动员背负着为国争光、为地方争脸的使命,站上领奖台相当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自当论功行赏。李娜的不同在于,她是一名职业球员,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更多只代表个人,这也就是她“不为国家打球”的原因。一名职业球员为自己打球,政府拿出巨额奖金,这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
从地方领导的致辞看,重奖李娜的原因是“李娜球艺精湛,意志坚韧,向世界展示了荆楚儿女的顽强拼搏精神,是湖北人的骄傲”。试问,若李娜发挥失常,痛失冠军,她还会是地方官员眼中“湖北人的骄傲”吗?还会受到如此隆重和高规格的礼遇吗?地方官员所看重的,无非是李娜能够给他们自己带来的政绩——与其说重奖李娜是为了感谢李娜为家乡人争了光,不如说是为了向外界显示“李娜是家乡培养出来的杰出体育人才”。官方语境中,“家乡培养”就是“家乡政府培养”。
从广州白云机场一直到武汉东湖宾馆的高官会见和授奖仪式,饶是记者全程追踪,也没能拍到李娜的一张笑脸。李娜回国后一路上都被地方官员和记者包围,她的表情相当不耐烦,回答记者采访的廖廖数语也只是表明想尽快与家人团聚。可见李娜未必认可地方政府超乎寻常的热情以及褒奖。而且,李娜不会在意这80万元,一个澳网冠军的比赛奖金就接近1400万元人民币。
李娜澳风夺冠,再度引发国人对举国体制的反思:为什么举国体制就培养不出李娜这样的优秀运动员?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体制突破的希望:当年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稍微放一点权,让李娜“单飞”,结果就成就了李娜。若是进一步放权,变运动员专业体制为职业体制,更多“李娜”的出现或只是时间问题——这才李娜夺冠之后,政府方面应该重点考虑和着手去做的事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继续沿袭举国体制的思维,大把花纳税人的钱去培养或重奖个别优秀运动员。
如果我们只需要一个李娜,当然可以重奖李娜,以期她不停地为我们夺取冠军,但这显然不现实。李娜作为一名职业球员,也不需要这样的激励;而如果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娜,则应致力于构建更为宽松的、更有利于“李娜成长”的环境,具体而言就是逐步拆除举国体制的藩篱,给职业体育更多生长空间,并以此带动全民健身。如果地方政府钱多到花不完,愿意将更多公共财政投入到竞技体育领域或全民健身事业,也应该将目光更多投向那些经济困难的、尚未成名的“李娜”,至少给人那些喜欢打网球的孩子们多建几块像样的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