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列强”与中国交往过程中的反复无常

作者:丁俊龙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14-03-13 08:40
优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编辑部


英国最先承认新中国,却没能换来一个“老朋友”的称呼;而德法对中国态度的左右摇摆,其实只是其国内政治形势的表象况且,“友好”不意味着全心全意的付出;“不友好”,也不意味着生意没得做。

奥巴马犯了错误,英、法、德三国却躺枪了。

2月21日,奥巴马在白宫接见了达赖,这是奥巴马四年内第三次会见他。中国外交部继续发表严厉谴责,中国媒体则翻检了欧洲三国领导人会见达赖的旧事,强调如果中国愤怒,后果很严重——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2012年会见达赖,中英关系冻结18个月;

萨科齐以欧盟轮值国主席、法国总统的双重身份于2008年会见达赖,中国推迟中欧峰会;

德国总理默克尔以“私人名义”在总理府会见达赖,北京因此取消德国财长的访华计划。

中国一向以外国领导人在几个“关键问题”上的表现,来衡量其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还是“需要悬崖勒马的政客”,而外国领导人的表现也成了一个国家对中国是否友好的政治风向标。

相比于日本和美国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反华”形象,欧洲的几个大国,似乎就在“反华”与“亲华”之间玩着跷跷板。

德国议员克拉蒙说,虽然欧洲理事会成员国要求制定统一的对华政策,实则各行其是——西南欧关注中国对本地区劳动市场的压力,东欧多国对中国的体制不信任,而希腊则展开双臂欢迎中国投资……当欧盟内部意见不一时,英、法、德三个大国就往往“脱离集体”单干,自行与中国打交道。

因此,这几个国家才会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表现出不同的步调。

“亲华”总统也有“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时候

外国领导人对中国的好恶,确实会在其任内影响该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比如法国,大多数的时间里在中国人看来是欧洲的“老朋友”。

这种感觉就基于两位领导人:一是建国后,国内媒体对戴高乐反美、亲华形象的宣传;其二便是痴迷中国文化的法国前总统希拉克。

希拉克对中国历史、文物乃至诗词书画兴趣深厚。1978年,兵马俑坑尚未开放时,时任巴黎市市长的希拉克就表达出浓厚的兴趣,并在副总理邓小平的陪同下参观,成为第一个进入秦陵的外国人。“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就源自希拉克。

这位中国通能用法语即兴背诵唐诗,知道李白比杜甫大几岁,能判断青铜器的年代,甚至还能默写中国的朝代年表。2000年,希拉克访问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故乡扬州。晚宴上,由大运河聊到隋朝有几位皇帝,中方一位接待人员不假思索地答:“两个”,隋文帝和隋炀帝。希拉克听到后立刻纠正说:“不,是三个。”

对方不服气,仍坚持两个的说法。希拉克也不让步:“不,是三个。最后一个是恭帝,在位时间是公元607到608年,李渊是摄政王。”

在正式场合,希拉克也毫不避嫌地表达对中国的好感。他在北京大学演讲时,以“中国万岁,法国万岁”为结束语。

不过,也不能过高地估计中国在这位法国政治家心目中的地位。

他至少访问过日本54次,还给家中的马耳他狮子狗取名“相扑”。他也做过“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儿——表态支持日本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其实,希拉克对中国的友好,对中华文化的爱好,可以理解为一个法国人对东方文化的向往与“博爱”——对象可不是只有中国一个。

不露笑脸,但是不妨碍做生意

相反的例子是默克尔。默克尔年轻时生活在东德,参加过东德反对派组织“民主觉醒”,当时就表达出对东德政治体制的憎恶。后来,她在演讲中形容东德体制为“像章鱼一样想彻底吞噬我们”。这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切身仇视,自然而然地影响了她对中国的看法。

就任总理后,默克尔立即声称:“一旦民主与自由在世界各地遭遇危险时,德国一定不会无动于衷。”作为一个“价值观外交”的坚定推行者,这也是她为什么总对人权、西藏问题紧咬不放的原因。

与她相比,德国前任总理施罗德就务实多了。2001年10月31日访华前夕,施罗德对人权问题这样表态:“这只是陈词滥调,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什么实际的东西。”他这样谈对中国人权的理解:既然“法制国家”的概念涵盖了“人权”,就应当通过“法制国家对话”滴水穿石地实现长期目标,而非纠缠于令中方敏感的人权问题。

2008年,默克尔拒绝出席北京奥运会,而施罗德以前总理的身份愉快地接受了北京的邀请,还在媒体上发表文章批评默克尔给德国造成重大外交损失。

不过拨开情绪,能看到的是,默克尔上台以来,表面上对中国不冷不热,但实际上,中德之间的各种联系却并没有变得冷淡。比方说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欧关系研究报告(2014)》称,中国和德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呈加强之势,特别是近十年——当然包括默克尔上台后的这九年,中德的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这一点,中国满大街跑的德国品牌汽车就是最好的证明。

事实上,默克尔和施罗德对中国截然不同的表现背后是国内的党派之争。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和施罗德所在的社民盟分别代表了右翼和左翼。据说默克尔的幕僚在北京奥运会后撰文反击施罗德,文章一开头就写道:“在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的等级制度中,中国正在上升,它与西方竞争,为其他国家提供另一个政治制度模式。”

一个政客态度反复才是常态

与默克尔相比,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对中国态度的摇摆不定,可以更明显地看出国内党派之争的影响。

2007年,当上总统才半年,萨科齐就带着270位法国政商要员赴华,签下了20多个合作文件,还有金额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的合同,包括核电项目、铀矿投资等,最引人注目的,还要算中国将从法国购买160架空客飞机的合同。

当时,《文汇报》乐观地预测,萨科齐将是一个“亲华”的法国总统:虽然他肯定不如希拉克那么了解中国,但是他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91年,当时双方关系刚有一些解冻,这说明他在外交上有自己独立的看法;1995年竞选当中,萨科齐支持的候选人巴拉迪尔刚刚失败,正处在最低谷时期的萨科齐应中国外交协会邀请访问中国,当时中国是唯一邀请他访问的国家,他曾说过不会忘记中国在其政治生涯最困难时期拉了他一把;2004年去中国访问时,胡锦涛主席不但见了他,两人谈得还很好。(所以)即使萨科齐很亲美,也不至于影响到中法关系。

但萨科齐很快让人失望地露出了“反华”的一面。在是否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问题上,他举棋不定,既抛出过“中国政府和达赖谈得好,就考虑去北京参加奥运会”的言论,又很快改口,说用抵制北京奥运会的方法羞辱中国是错误的。

不论如何,决定萨科齐是否能当总统的,是法国国内的选民,而不是远在万里之外一个大国的好恶。态度反复的背后,是国内民众和不同党派施加的压力。萨科齐宣布参加北京奥运会后,法国反对党绿党的领袖马上在欧洲议会中掀起“批萨”浪潮,指责他为了推销法国货而做出这项“丢脸”的决定。

“先看美国人做什么,然后反其道而行之”

由于达赖和奥运会的问题,默克尔和萨科齐曾一同遭到国人诟病,施罗德和希拉克这两位“老朋友”以及他们当政时的蜜月期也就更让人怀念。

其实,这段甜蜜时光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拜美国所赐。在这两人担任领导人期间,美国因入侵伊拉克而与法德交恶,间接促进了这两个国家向中国敞开怀抱。

希拉克对美国的怨念不止伊战:美国巨额赤字威胁世界经济、反导系统分裂欧洲……希拉克当时的搭档、法国总理若斯潘曾好几次听到他说:“我在外交政策方面有一个简单的原则,这就是,我先看美国人做什么,然后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当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时,希拉克马上站出来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不过,国家间的关系就如钟摆,虽然方向不同,但都不能越界。当默克尔和萨科齐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上台后,其在外交领域的首要工作,都是恢复对美关系。

这也意味着,与中国的蜜月结束了。

其实,在“亲华”与“反华”之间,还有一个巨大的模糊地带,萨科齐以及他那个时代的法国很难归类,如果硬要说的话,可能“不感兴趣”更准确一些:萨科齐撰写的《见证》一书中,法美关系、法非关系和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各用了一章论述,在谈及中国时则一笔带过。

但也不能说萨科齐故意想要让中法关系冷淡下来:毕竟他在任期内曾六次访华,而对另一个亚洲大国日本,仅仅在快卸任时访问一次,还谎称自己亲赴福岛慰问,但记录显示他其实从未离开东京。

最老的朋友没得到“老朋友”的称呼

而一向与美国保持一致的英国,不像法、德两位小伙伴那样经历了伊拉克战争的政策颠簸,对中国的态度是一贯的务实。与法德相比,英国对欧盟没有很强的归属感,若即若离,这也使得它的外交政策相对平衡。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前所长陈乐民这样概括英国的外交政策:素来讲究“现实主义”,审时度势,努力使自己不处于过分被动、尴尬的境地,知所进退,往往能更好保住自己的利益。

在西方强国中,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但这却没有给它换来一个“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称呼。早在1950年1月,英国就宣布同国民党政权切断外交关系。这并不是情感因素的作用,而是英国一贯的务实精神的体现:英国在旧中国的投资比别国都多,需要缓和关系保住资产;担心关系恶化,中共以武力收复香港;希望在美、日被排挤出大陆时趁机拓展在华市场。

1954年,两国又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比大使级外交关系级别低,既拉拢了中国,又不至于引起西方阵营的反感。

这种“骑墙”策略很奏效。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赵怀普教授指出,1949年中英贸易进出口额为2300万美元;英国承认新中国后,1950年中英直接贸易、大陆和香港贸易总额增加了两倍。

不论布莱尔、布朗还是卡梅伦,都积极地在欧洲驳斥“中国威胁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时任英国首相布朗的态度非常明确:英国绝不会抵制北京奥运会,将参加各项仪式。

不过,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英国代表却不是他,而是安妮公主——布朗则出现在了闭幕式上,因为英国是之后一届奥运会的主办国。

英国领导人对中国的态度从其国内媒体的批评声中就可以反窥——英国媒体常会“怒其不争”地骂政府为了经济利益,在中国面前丢掉了“政治底线”。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丁俊龙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