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任何领域领军人物

作者:张露 分类:教育 时间:2014-06-09 10:39
优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编辑部

有统计说,中国30年来的3300个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任何领域的领军人物!这真是令人无限感慨。

最新资讯动态显示,中国式家庭教育目前面临这样一个困境:孩子太老实、太听话吧,怕他们走上社会不适应、受气;太放任自由吧,又怕受到现有规则的撞击,自我的个性受伤不断。可是,做为一个未成年人,怎么可能做到既守规则又充分发展个性呢?八面玲珑的人太少,并且这也是被许多家长所鄙夷的东西,有违教育孩子要正直做人的初衷。这是我们家庭教育的两难选择。

教育的本质是启蒙和唤醒,是让孩子的内在觉醒,逐渐找到方向,走上自我成长的人生之路。

教育的另一功能,是认识社会、了解自然,在接受规则的过程,从而确立自己的世界观。

毫无疑问,受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受约束的过程。我们家长常说,“谁谁家的孩子教育得好,有礼貌懂规则,招人喜欢”。或者是,“这是谁家的孩子,没教养,没规矩”。还有就是,“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太老实,闯劲儿不够”。走上社会,在单位公司里,也常有“老黄牛”和“刺儿头”两种员工。

我们常说国外孩子的创造性比中国强,这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关系,当然,主要是社会大环境。我们的社会需要“老黄牛式”默默贡献者,也需要勇于打破规则的创新者。给人的印象是,“不守规矩的人创新者更多”、“成功者更多”。

总之,有的孩子长大后踏实能干但往往很“死板”;而有的孩子“脑子好用就是不踏实”。在社会裂变不断的现实面前,这两种个性各有各有优劣,不能简单否定或肯定哪种更好,甚至我们可能更多地在鼓励孩子要“灵活”,这样才能“有出头儿的可能”。但内心深处,当然也希望孩子平安稳定地生活,“哪怕是做个普通人”。在独生子的身上,我们很难将这两种特性统一,这真是件很难的事情。

家长的希望孩子成才,实际上更多也希望孩子“成功”,而这成功,则需要更多地接受和运用社会规则,但对于今天无数应试考试出身的孩子们来说,这种希望,有时真的让人感觉很“分裂”——既要踏实学习课本,严格固定答案和规则,同时又要头脑灵活,走上社会后尽快学习和适应社会的“明规则”和“潜规则”。这是家长的无奈,学生的无奈,教育的无奈。

因此,对于家长们来说,我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看他是哪一种类型,然后兼而有之地进行引导。这也是个性发展的最要方法。千万别搞错了培养方向,否则费力无用,勉强上了大学,预支了所有,也只是得到一个普通的结果而已。


更多教育资讯,请关注太原建筑资质代办-优府网http://www.publiczc.com/,欢迎分享转载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张露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