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明显低龄化 并非所有孩子都合适

作者:郭雅玲 分类:教育 时间:2014-08-29 17:50
优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编辑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让不少家长对国外教育有较高的预期,他们为孩子苦心规划了出国留学之路。随着国际班的日益走俏,国内高考“弃考”现象也在逐年增加。在国际班学习能否真正让孩子考取国外名校?低龄留学利弊到底如何?我国高中教育又该如何顺应国际化潮流,把优秀的学生留在国内?



低龄出国留学,并非所有孩子都合适

“近年来,本科及以下出国留学人数呈增长态势,且低龄化倾向明显。”7月25日,郑州新东方北美项目总监曾虹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我省逐年增长的国际班数量和招生人数也显示了这一趋势。今年全省26所普通高中共开设36个国际班课程,计划招生3800人。

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郑州大学教育系留美归国博士赵江涛副教授认为,国际班走俏的原因有三:一是满足了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需求,“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尽可能好的学习机会。二是破解了一些家长及学生怕被高考“优胜劣汰”的难题。既然国内竞争激烈,“985”、“211”高校与己无缘,干脆花钱上世界名校。三是对有意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提供了更接近国外高中教育模式的教学环境,能提前“进入角色”,为以后在国外学习打好基础。

国际班的学习压力并不亚于普通班。省实验中学中加班的曹伽以90多分的托福成绩被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录取,“忙”是她对3年高中国际班学习生活的概括。“全外教英语教学,除了英语、世界地理、加拿大历史等与国外高中并轨的课程外,还要参加很多集体公益活动,如山区支教、拜访敬老院等。”曹伽说,每周一次考试,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而考试和作业分数都将记入平均分,成为大学录取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可否认,低龄留学固然有语言学习、创造力培养、性格塑造等诸多优势,但留学专业咨询人士王娟认为,年纪太小出国留学也有弊端。“首先,青少年的自理、自立及自控能力不强,易受外界影响,若被引诱染上吸毒、赌博等不良习惯,就会走上人生歧途;其次,过小接触西方教育将使孩子价值观西化,成为‘小洋人’,而渐渐淡忘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令人痛心的。”

办学机制待规范,上普通班也能“走出去”

今年郑州市中招考试期间,媒体在不少考点发现,国际班令人眼花缭乱的招生宣传、花样百出的教学模式,吸引着众多家长的眼球。

注意到,几乎每所学校的招生标准都不相同,有的仅需中招成绩,有的还需外语单测。国际班的课程设置也大相径庭,有纯外教全英语授课,有国内教师结合外教课并行。不仅如此,教材的使用更是五花八门。“没有选拔学生的固定标准、没有相对统一的教材、师资配备参差不齐,是导致国际班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原47中中美班老师岳伟说。

国际班本应是学生全面发展个人素质的阵地,但目前很多国际班采用的仍是填鸭式教育。“如最基本的写作课,首先教给学生的应该是如何以外国人的逻辑思维写文章,而不是让他们单纯记住多少个可以得高分的长句子难句子。”曾虹说。

“三年一辆车,四年一套房”是对国际班费用颇为贴切的比喻,每年4万元到5万元的学费,也令很多家长深感压力。

目前一些家长存在这样的误解:不上国际班,就不能走好留学路。对此,就读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赵梦琪表示:“想要出国留学,在普通班学习同样可以。”一些留学“达人”介绍说,把数理化基础打好,利用寒暑假时间攻克英语考试,在高中毕业后选择出国,或者选择在国内读完本科再出国深造,都是不错的路径。

但不管选择哪种出国留学方式,家长和学生都要清醒研判这样一种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内对海归的预期慢慢回归理性,留学回国人员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出国留学人员的增长速度。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留学回国人员达到35.35万人,比上年增长29.5%;而同期出国留学人员为41.39万人,较上年增长了3.58%。留学生的光环在消逝,海归的就业压力在增大,多数留学生的“理想薪资”要求无法与国内的实际薪资水平匹配,“海待”、“海剩”频频出现。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适应出国留学及国际班的教学模式和心理要求。家长在帮助孩子做选择时,不仅要算好经济账,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好学习和就业规划。”赵江涛坦言。

如何使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

相关教育新闻:相对于国内教育的“一考定终身”,国外教育更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试成绩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指标。“在国际班,我不仅学到课本知识,还通过不同的活动,展示自己的个性,学会了和不同性格的同学相处,也敢在众人面前演讲了。”曹伽说。

如何使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如何把生源留在国内?河南大学教科院博士生导师杨捷认为,国际班的走俏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教育改革有借鉴作用。比如,大部分国外高中、大学,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核心课程,而与其组合的还有许多选修课程,且所占比例较高,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这与国内高中、大学尚未完全做到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本形成强烈的对比。又如,与国内的验证性实验不同,国外院校实验学科多为自主设计型实验,可以让学生的创造力及组织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挥。

“差异化和个性化性格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创新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而这恰恰是目前中国教育体系中缺少的部分。”杨捷表示,国际班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学标准的规范化,“同时,还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课程理念的教师,才能真正让中国学生具备国际化的素质,使中国的教育更具国际竞争力”。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郭雅玲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