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考古:新发现十余处旧石器遗址

作者:杨立昭 分类:文化 时间:2014-12-22 09:11
山西文华盛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总经理

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2014年度工作汇报大会21日在石家庄召开。另类文学了解到,考古专家在会上透露,怀来盆地日前新发现十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珠窝堡遗址已得到系统挖掘,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共计546件,初步判定时间为距今10万年以上。遗存的出土说明怀来盆地是泥河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泥河湾考古工作增添了新的亮点和坐标。


泥河湾考古添新“坐标”:发现多处旧石器遗址


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遗址群分布在河北省阳原县桑干河两岸,是世界最早的人类发源地之一,因具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网络文学获悉,怀来考古队领队牛东伟介绍,怀来盆地位于永定河流域,地处河北省西北山间盆地的东部,距离阳原县泥河湾盆地约100多公里。日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与张家口市怀来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怀来盆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发现十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旧石器遗存多埋藏于永定河两岸的二级和三级阶地内,年代大致为中、晚更新世。

牛东伟说,考古队对珠窝堡遗址第1地点已进行系统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制品面貌整体显示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特征,地层对比和石制品特征显示其年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有关地层、遗址成因、石器技术、环境、生计方式等方面认识还需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对怀来盆地进行系统考古调查和发掘是旧石器考古走出泥河湾,拓展到永定河流域的一次重大尝试,也是由‘小泥河湾’到‘大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具体实践。”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院长谢飞认为,“小泥河湾”是指狭义的位于阳原县的泥河湾遗址,但泥河湾研究不应局限于“小泥河湾”,还应拓展至与其有着同样地质背景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河北蔚县盆地、涿鹿盆地、怀来盆地、宣化盆地乃至山西大同盆地、北京延庆盆地在内的“大泥河湾”范畴。

“从‘小泥河湾’向‘大泥河湾’跨越,已经成为泥河湾人应该具备的大视野和长远眼光。”谢飞说,这将为探究和探讨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更新世期间古人类生存行为、人群迁徙扩散和文化交流等科学问题提供新的材料和视角。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