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在路上”火了之后“蛰伏”达三年之久的卢中强,在4月初的大观园剧院里,用一场昆曲与现代音乐的跨界与混搭,宣告了他的回归。
据中国文学网了解,昆曲和评弹是“新乐府”的首次尝试,此后,他将把这种尝试推及到更多传统戏曲中。这源于他对传统戏曲现状的深切感受:惨。除了京剧、昆曲、徽剧、黄梅戏等这些较大型的剧种,因为有票房,有资金扶持,也有大家的重视,发展的还算不错外,还有诸如湖南的花鼓、安徽的庐剧在内的上千种小的戏曲生活的非常艰难,而且消亡的速度非常快。
熟谙流行音乐的他,想用更符合现代音乐表现形式的手法“嫁接”传统戏曲。在保留传统戏曲完整唱腔唱段的前提下,赋予它们更现代的表现手法。为此,他将这个计划命名为:“新乐府”。他希望“新乐府”能让传统戏曲在流行文化的包围中突围而出。“新乐府”5月2日正式首演时将由三段组成,最先是昆曲,接下来是评弹,最后则是山人乐队的民族摇滚。如何让三种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天衣无缝的衔接在一起,是“十三月”唱片创始人卢中强考虑了多年的问题。于是,在之前的彩排中,音乐制作人陈伟伦为昆曲和评弹,加入了大量的摇滚音乐元素以及冬不拉、古筝等民族乐器。
卢中强在听完陈伟伦发过来的小样后,心里还有几分忐忑。4月16日,他试探性地把“新乐府”的彩排小样发布在微信上,没想到,很快便刷爆了朋友圈。这时候,他心里有底了。
从网络文学了解到,对成功推出过“民谣在路上”的卢中强来说,把视角从民谣转到戏曲,包含着他的巨大“野心”——他想拯救日渐式微的传统戏曲。他希望把传统戏曲用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衣服”包装起来,精雕细琢,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它们。他说,这是“新乐府”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