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武迓(yà)鼓融合说、唱、舞、打于一体,说白使用方言,歌唱节奏明快,风格诙谐逗趣。所有角色既是舞蹈者又是伴奏者,角色所持打击乐器同时被视为征战兵器。从其保留的古典锣鼓曲牌以及奇异的演阵诀窍、路线图案、表演程式来看,其鼓点和阵法可以作为研究古代军中鼓乐和演阵的重要资料。
据中国文学网了解,自诞生以来,武迓鼓横跨近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是一笔颇具影响力的艺术遗产,也是研究古代祭神民俗和民间文化生活的重要遗产。同时,武迓鼓还是中华民族民间舞蹈大家庭中与同类项目毫无雷同的独特的文化遗产。
以前的传承都是口口相传
近日,平定县文化宫大厅。年近七旬的武迓鼓第六代传承人李文元坐在台下,认真看着舞台上的演员们排练武迓鼓《大唐娘子军》,他的手指随着鼓点有节奏地打着拍子。
在六分钟的表演时间里,演员们把舞台变成了尘烟滚滚、金戈铁马的“战场”。穿过群山峻岭,雄浑沉闷的集结号骤响。外敌入侵,披金挂甲、英姿飒爽的“大唐娘子军”们面色凝重,她们挥舞着鼓棒,就像挥起寒光凛冽的战刀。刀光四射,万马奔腾,铿锵的鼓声,远了,又近了。巨大声浪回荡在天地之间,空气在瑟瑟颤抖,心脏在怦怦撞动。“好!擂出了精气神!”当恣肆淋漓的鼓声戛然而止,李文元的赞美之词迸出。
武迓鼓艺术团团长、平定县文化馆馆长李月丽迫不及待地刷微信朋友圈,分享她的激动之情。
看完排练,李文元带领弟子刘艳明和媒体一行来到他家,说起了他与武迓鼓30多年的情缘:他自幼生长在平定,从小酷爱文艺。每逢乡间有文艺表演,他都会跑去看。第一次看到武迓鼓表演,还是在平定县张庄镇井芝峪村,为此,他不惜走了20公里的山路。虽然只看了一次,但在李文元脑海里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烙印。
另类文学获悉,1981年,民间文学集成、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和民间谚语集成“三集成”的编撰工作在全国陆续展开,当时供职于平定县文化馆的李文元首先想到了武迓鼓。
1982年,时年34岁的李文元来到井芝峪村,找到了表演武迓鼓的两位老艺人宋满仁和宋洁。宋满仁是武迓鼓队中的“帅”,熟知整套曲牌和鼓点;宋洁则精通阵法和舞蹈动作。“开始的时候,两位师傅并没有答应。因为以前的传承都是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的东西,而且要学会得好几年。”不过,李文元的悟性令两位老师惊讶不已。没过多长时间,李文元就将成套曲牌中的锣鼓段和小鼓点整理出来,并自创乐符形成乐谱。
回想起学艺时的艰苦,李文元乐在其中:“武迓鼓是民间一代代传下来的艺术,能够将其整理并传承,是我的荣幸!”
武迓鼓传承一度举步维艰
随着传统庙会中“迎神”仪式日趋式微,百姓娱乐消遣口味日渐更新。与众多传统民间文化项目一样,武迓鼓越来越让人审美疲劳,于是,保护少了,投入少了,懂的、学的人更少了,原来的武迓鼓艺人,老的老,去的去,甚至一度到了连组建一支临时队伍都颇为艰难的地步。所有的这一切,热爱武迓鼓的人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不能让这‘活化石’在我们手里失传!”
于是,1982年,平定县文化馆对武迓鼓进行挖掘整理,李文元随后写出1.7万字的研究文章;1991年,平定县文化局邀请省、市有关专家,两次对武迓鼓从鼓点、曲牌、舞蹈阵法等方面做了改进与创新。1994年,由平定县井芝峪村村民和当时同意煤矿职工共同组建的武迓鼓队表演的《战熙州》,在山西第二届国际锣鼓节暨中国对外贸易洽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武迓鼓终于迎来了首次辉煌。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同意煤矿的改制,这支武迓鼓表演队也“曲终人散”。之后,尽管改革的武迓鼓传至平定县西郊等村勉强维继下来,并于2006年入选我省首批“非遗”名录,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刷下,武迓鼓这枝民间艺术之花,依然难逃“凋零”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