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机械工程系2011级机械制造5班被称为“最牛发明班”,该班33名同学,人人都在搞创造发明,其中有30名同学已申请专利并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受理通知书。
学生组合生活用具找灵感
川大锦城学院的创造发明协会鼓励学生创造发明,但长林是这个协会的秘书长。“在听过几次创新发明的讲座后,我决定在班里推广,而且跟他们的专业也符合。”于是,今年3月的一次主题班会上,但长林向全班同学发出号召,鼓励学生搞发明,班长杨鹏负责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发明什么?怎么发明?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突然有一天,在学习机械制图时,系主任张汉文老师的一席话点醒了他们:“一个功能再多的机械,都是由一个个不同的零件加工组合而成的。”为什么不把日常生活用具组合在一起,发明更方便的工具呢?杨鹏让每名同学写5张小纸条,分别写上自己瞬间想到的物品,收集起来,然后通过抽签重新分配给同学,让他们把抽到的物品自由组合创新,激发创作灵感。
李维抽到的是“太阳”和“手表”,而他申请专利的创意发明就是“太阳能手表”。把太阳能电池板制作成表带,为手表提供能量,“我计算过,理论上,充一次电可以用180天以上。”
成绩30名学生拿到受理通知书
不过,也有同学的发明创意来源于生活,吴杰发明的“自动吸尘黑板擦”就源于高中生活。“高中时我坐在前排,桌子上都是擦黑板后留下来的粉笔灰。”吴杰说,那时他就幻想,黑板擦能不能像吸尘器一样,把粉笔灰直接吸走。
到了大学,了解到一些发明创造的知识,又懂得了一些机械原理,在班主任发出倡议后,他开始着手创作。在他的计划中,“自动吸尘黑板擦”跟普通黑板擦的外观差不多,内部增加电机和叶轮,擦黑板时,通过电流和叶轮把粉尘吸到黑板擦背后的小盒子中,避免粉尘飘飞。“这个发明实用性很好,造价也不贵,100元以内就能搞定。”
而该班唯一的女生谢婷的发明是“多功能防蚊发夹”,把驱蚊的香味和发夹结合在一起,戴在头上防止蚊虫叮咬,方便实用。
目前,该班33名学生中,已有30名学生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另3名同学也有发明,只是因为他们的创意跟别人的专利重复了。”班主任但长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