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逃向海外:不愿孩子重复痛苦

作者:彭丹丹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12-12-23 14:13
优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编辑部

    “即使我的女儿能考上好一点的大学,她也还是会去德国读书,能有移民的机会就移民,没有机会再回到国内工作。”高兵和女儿下定决心不在国内上大学。高兵是一位“北漂”媒体人,他的女儿已经18岁了,正在沈阳读高三,明年6月将参加高考。

 

  人们对国内高考制度和大学教育水平的不满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在留学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也有许多家庭选择移民,或正在考虑移民。

 

    高兵来到北京后,接触到了很多从国外回来的朋友,他们突出的个人能力和眼界视野,更坚定了他送女儿出国念书的决心。“国内的大学生在大学里能学到什么呢?”他认为中国大学扩招之后,教育投入和教学质量却没有同步增长,很多学生考上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也得照样去念大学,他们一天到晚混日子,老师对此也是漠不关心,讲完课就完事大吉。

 

  国外多数大学不仅有换专业、转学的自由,对教学质量要求也很高。虽然有很多人选择在国内念完本科,然后再到国外读研,但高兵觉得国内的本科低于研究生教育水平,没必要在国内读本科,“即使女儿考上好一点的大学,我们还是会选择出去读书。”

 

  高兵的女儿现在已经开始给一些德国大学发信,按照对方的要求填报资料。高兵觉得德国留学程序、渠道很透明,不需要花钱找中介,比在中国参加高考简单、容易。

 

  另一个选择让女儿去德国留学的原因在于,德国不存在花钱买文凭的“野鸡大学”,而且对留学生要求很严格,能保证女儿不会荒废学业。另外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绝大多数德国大学对留学生免收学费,部分收费的大学每学年也只要几百到一千欧元,甚至比国内有些大学收费还低。

 

  但是去德国留学“门槛”并不低,申请者首先需要在中国参加高考,如果考上的是211院校,需要读一个学期,非211院校读3个学期,同时德福考试达到4分,才可以向德国大学申请留学。

 

  对于女儿出国以后的生活习惯,高兵也特意询问过一些在德国留学、工作过的朋友,德国所处的地理纬度同中国黑龙江很接近,在气候和生活习惯上没有太多需要适应的地方。但目前女儿的独立生活能力让高兵很不放心,这也是中国90后孩子的普遍现象,等到明年高考结束,他就要开始对女儿进行生活训练。

 

  高兵觉得,如果家庭经济能力允许的话,国内的大学没有必要上,即便是工薪家庭,去法国、新西兰等学费相对较低的非英语国家留学,也不是遥不可及。“当家长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视野后,送孩子出国读书真的不是很难,语言和文化的准备都可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比国内高考容易得多。”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彭丹丹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