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深信不疑、而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角度。
关于阅读,我一直觉得它是一种依赖机缘和悟性的个人行为。读书不是非要拔高到一种信念、一种要求,简单来讲,阅读应该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如果不读书就像少喝了一杯茶,或者是你上床前没有刷牙,会让人有那么一点点难受,这种读书才是脱离了急功近利的、为了文凭的阅读,而是回到了自己的一种生命需要。
今天的阅读,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为获取知识而阅读,需要用头脑。另外一种是为生命而阅读,那是要用心灵的。
也许用头脑的阅读,是有用的阅读,因为它可以考文凭,可以让你获得更多的技巧。而为心灵的阅读,我把它称为无用的阅读,也就是开卷有益,最后读出来的那种境界,有点像田园诗人陶渊明所说的“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也就是说,读书读到最后,仰望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如果这样的人生都不快乐,还要追求什么呢?
读书如果能够让我们心生欢喜,面对这个不甚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有一种力量去改变它,对自己沮丧的心事也能去改变,那看似无用的阅读,也许是真正用来养心的。
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既叫“读书”也叫“读心”。我想,读遍别人的书,最后是为了读懂自己的心。我们只有懂了自己的一颗心,再去看世相人心,自己的智慧才会更透彻。
我来台湾之前,刚刚接受一家媒体采访,他们问了我一个问题——有什么事情是你小时候深信不疑、而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他们告诉我,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已经访问过很多人,很多人说越长大越不太相信这个世界了。我的回答是,我小时候深信不疑、而长大以后越来越怀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角度。
我们看这个世界,年少时都会意气风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就是正确的。但是越长大越发现,每一个人都带着他所有历史的总和,每一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读世界的时候都有他的理由。我们多换换角度,将心比心,用别人的角度看看这个世界,也许对自己就是一点修正。很多人都会说,越长大越觉得人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善良和美丽。其实我对这个社会一直在传承的核心价值,从来没有怀疑过,只不过我们每一个人的经历决定了自己看世界的角度都是不同的。
读书,一方面它带来生命的自信,另一方面,它会让自己的心更多去看去理解别人的角度。
星云大师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12岁的时候跟着妈妈从扬州出发去南京寻找父亲,走到宜兴的时候,恰巧有机缘,遇到师父问他愿不愿意出家,他就决定出家。
第一次去寺里见住持的时候,住持问他为什么出家,他想了想就拍着胸脯讲,是我自己愿意出家。结果这样一句豪言壮语,遭到住持劈头盖脸地用藤条打了一顿,说,你自己想要出家就出家?没有师父领你,你出得了吗?星云大师想了一想说,是师父要我出家。结果住持又打了他一顿,说,师父要你出家你就出家了,你没有主见吗?第三次再被问,星云大师想了想说,是师父要我出家,也是我自己愿意来的。结果面对这么一个完满的答案,住持拿起藤条又打了他一顿。打完以后继续问,谁让你出家的?一个12岁的孩子,打也被打懵了,就说,我也不知道,你打我就是了。没想到住持说,这回可以了,放下了藤条,然后为他剃度。
这个故事,我在大学生的毕业典礼上讲过。大家也都清楚,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也有他们的艰难。人要怎么进入社会呢?我们一开始只读书,就会读出自己的角度,自己总觉得一个人带着自己的角度到世上来,带着自己的宏图伟愿去建功立业,去承担世事,这一定是对的。但是就开始不断被修理,被左打一顿、右打一顿,反正单一的角度都不对。
那么到了第二重境界就会想,我有这个角度别人有那个角度,我兼顾一点,这个时候就成熟一些。但这个时候还挨打,人心就会出现不平衡,就会愤世嫉俗,甚至怨天尤人,就会以偏概全。如果只读书不读心,那人就会觉得世相人心都是我的对头。但这个时候,如果从读书走到读心,其实就走向了第三重境界:读懂自己的心,读懂世人的心,就会觉得世界永远比我想象的复杂,但是我不能因为挨打而停止做我该做的事。那么他就会很勇敢,也很坦然地对世界说,你打我就是了,我继续做我自己的事。人真正有了这种坦荡和无私,这就是他不挨打的开始。
这个故事也让我思考,阅读到底有什么意义。
养好这颗心,养大自己的生命,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坦然行走,并且去完成自己的承担,我想这是阅读真正的意义。阅读不是象牙塔里个人化的小情小调,也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在滋养了生命以后,真正把它变为行动去做事。
今天,我们身处于一个多媒体阅读的时代,我们用一个搜索引擎便可以查到想查的词条,但是仍然没有一个心灵的搜索引擎。
什么是真正好的阅读呢?
就是不断开悟的阅读。这个“悟”字写得也很有意思,是“见我心”。小时候张开眼睛以后,总是为世界上的那些惊奇、美丽去感动、去欢呼,长大了以后又为它的丑陋、冷漠去愤慨、咒骂。所有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如果没有一个内心的力量去做平衡,那人就会越长大越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