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栏没有猪,酒吧没有酒。猪栏酒吧,是个乡村客栈的名字。
猪栏酒吧,是诗人小光、寒玉夫妇在徽州修建的三栋房子。或许正因为被赋予了诗人的特质,才有了猪栏酒吧这样一个妙趣横生的地方。
猪栏一吧在西递,二吧在碧山村里,三吧的原址是废弃的碧山油厂,相隔都不远。今天与你分享的是西递——猪栏一吧。
一吧位于西递村一条偏僻小巷内,容易错过,也容易惊艳。关于西递店流传最广的故事就是它部分区域改造自农家猪栏,店名也缘起于此。
推开一扇木门,桃花源里人家毫不遮掩向你打开。整栋三层的建筑,简洁朴素,没有过多的雕刻和花样。白壁黑瓦马头墙,小窗天井架子床。
古徽州讲究“暗室生财”,作为入门级的猪栏体验,老宅的幽暗、压抑,本身也是徽州风情的一部分。有风的日子里,能听见门轴转动吱吱呀呀的响声。
让人想起小时候奶奶家也是这样的木门,一进门的柜子上挂着照片,从黑白到彩色,有些泛黄的相片里,承载着光阴的流转,成长的欢欣。
屋子充满了怀旧的气氛,这也是主人本身追求的简单而丰富的生活。
用最普通的腌菜坛插芦苇和桂花;用手织靛蓝土布做桌布;从老乡家花三五十块收来80年代旧沙发,再到镇上找裁缝按她的设计改造成新沙发;买18块的矿用白炽灯做厅堂大灯;从旧货市场淘来民国时期的旧台灯;屋顶怀旧的大吊扇;乡间老电影院的椅子……
不同于其他许多民宿的拿来主义,什么好看,往里堆什么,给人感觉是“假”的。这儿的美,是一种真实的质地。超凡脱俗,自有气质。
一层外面有一方小院儿,栽种着许多植物。墙内开花墙外香。石桌石椅被时光打磨刚刚好,夏日里坐在上面凉凉的,舒服又踏实。
角落里,弥漫着光阴的故事。一扇小窗,有远山,有屋檐,有炊烟,能观雨雪,能纳阳光,满满的人生况味。
猪栏酒吧是美的,那是一种看得到,触得到,闻得到,甚至是听得到的美。
二楼有书吧与音乐吧,许多书是来过的朋友们留下或者寄来的,CD从欧洲小教堂圣歌到肖邦、披头士、非洲大陆的灵歌。小资情结在这儿润进了心坎里。
露天阳台里,屋檐下的铜铃发出好听的声音,夕阳的微光打在脸上,氤氲着刚刚好的气氛。没有人知道你的来历,没有人发现你的与众不同。
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们,在这儿记录了自己在西递,在猪栏的故事和心绪。喜欢看这样细细碎碎的小东西,感动于别人的记忆,谁知道这些美好里不知道哪句话就会莫名的温暖你。
屋子在村子的最高处,所以登上三楼便可以看到西递全景,特别安静。
青山与你相对,凌霄花从隔壁人家院儿里钻出来,黑色的瓦片陷入久久的冥想。会不会误以为,好像有比二十几岁生命更久远的记忆。
晴天和雨天的西递是完全不同的味道,雨天就坐在猪栏里看雨、听雨,与陌生人聊天。晴好的天气,不妨出去走走。
这儿出门便是西递最宁静的街道,真实的村庄生活一览无遗。溪边、农田。村民们在这里生活、劳作,在门口石凳上或蹲或坐托着碗聊着天。
山中无岁月,山里要岁月何用?无论春秋,疑是晋魏。
溪旁的石板路,在夕阳下,诉说着年代久远的故事。一景一径,一草一木,还有对路人闻而不见的小狗,都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在门口被晒得热热的门墩儿上晒太阳,有多久没有这么晒过太阳了,这种暖均匀地蔓延,照耀着身前,后背都温暖。
这种日子太舒服,长久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太容易将思维禁锢,找几日去乡村走走,远胜过景点无数。
换一种生活方式,放空自己,再回到机械的生活中,就像一件旧衣赏被芳香的洗衣粉洗过,衣裳还是那件衣裳,今天虽然比昨天更旧了一点,但是那清香能带给人全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