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作者:张超 分类:企业 时间:2020-04-10 15:35
企业信息化服务-企业CBD - 运营部

 

日常生活中,我们喜欢与“老实人”交往,做朋友。但是职场中,“老实”绝对不是一个褒义词。绝对的老实,就意味着绝对的粗线条。不懂得展现自己,就不懂得怎样才能出色。埋头苦干,也绝不等于一直默默无闻。职场永远看的是你的综合实力。

朋友老吕在现在的公司干了快5年,一直认为自己老实又努力,但他最近很担心自己会被老板“干掉”。

他和我说起时,我觉得很奇怪:老实又努力的员工,哪个老板会不喜欢?

老吕说了个让我哭笑不得的理由:“公司今年经营不是很好,老板连续裁了3个人。这3个人,都是跟我一样的老实人!我就知道,老板都这样!就会拿老实人开刀,从来不敢动聪明人。下一个,是不是就轮到我了?”

我说,你这个逻辑很有问题,潜台词似乎是,老实人就不聪明,聪明人就不老实?

老实,指的是一个人的品性和性格,聪明,侧重的是一个人的智商和能力,这怎么就成了一个互斥的因素?

所以,你应该是想表达:为什么老板总拿踏实干活的人开刀,而不动那些惯于偷奸耍滑的人?

但显然,这也是一种认知性偏差。

企业里,盈利是第一诉求,如果一家公司最后留下的都是所谓偷奸耍滑的“聪明人”,你觉得这家公司还能开下去?

这明显不合逻辑。

 

管理者不会以“老实”、“聪明”等标签划分员工

一个成熟的管理者,根本不会以“聪明”、“老实”这样的标签去划分员工,因为太模糊。从公司角度看,员工只分两种:好员工、坏员工。

能够听从安排,努力工作,为公司赚钱的员工,就叫好员工。无所事事,人浮于事,只会混日子甚至惹麻烦的员工,就叫坏员工。

我曾带过一个下属小黄,他就属于“太聪明”,反被聪明所误的典型。每次安排任务给他,他都想用最省力的方式解决。

比如让他出一版方案,他必然第一时间从别处找来一个模板,直接把人家的关键词替换成我们自己的,就交差了事。让他负责个活动,他总是安排下面的新员工给他弄完,当做自己的功劳交上来。

这种所谓的“聪明”,尽管可以蒙骗一时,时间长了,必然露出马脚。

有一回要跟客户领导汇报工作,我正好在外地出差,就指定小黄负责汇报事宜。

临开会前,我特意检查了他提交的PPT材料,内容非常详实,也做得很漂亮,还专门表扬了他几句。

谁曾想,这次的客户非常细致,汇报现场就很多细节提出疑问,小黄瞠目结舌,一问三不知。

客户震怒,直接投诉到公司总部,我赶紧飞回来赔礼道歉,好不容易才把事情压了下来。像小黄这样的“聪明”员工,从管理者角度,当然希望越少越好。

电视剧《欢乐颂》中,有个角色叫关雎尔,比起重点大学毕业的同事,她才貌一般,资质平庸,也不擅长沟通。

但因为工作踏实认真,能把领导交代的每件事情都做好,也不参与同事站队,最终突破重围,被领导委以重任。

从管理者角度,无论员工是老实、聪明,还是圆滑、市侩,实际上都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无论他是什么性格、什么想法,核心要点,都一定是把工作做好,别给领导和公司找麻烦。

这样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只懂踏实干活,不是老实,是蠢

这句话有点难听,但它就是事实。

今时今日,早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默默无闻的老黄牛精神虽然可贵,但你若只懂默默踏实干活,还期望领导有一天能自己看见,这是你太天真了。

我们总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这句话不是贬义,是人的天性。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心理学教授雷迪研究表明:6个月大至3岁间的婴幼儿,会懂得用假哭与装笑,来达到吸引父母注意的目的。

雷迪说,从小就精于此道的娃,大多数在成年以后,比不会这招的孩子更聪明。

所以,展现自己这件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

当然,在职场上,我们鼓励的是在基于自己的成绩的基础上,合理、适当地展现。

毕竟,领导的事情通常比你多,关注点不可能总在你一个身上,如果你不懂得展现,他很难对你留下过多印象。

一旦出现比如公司经营不好的状况,他扫了一圈,既然你没什么存在感,拿你开刀也是正常吧。

只懂干活不懂展现的人,真的别拿性格说事。这不叫老实,叫蠢。

按照老吕说法,公司因为经营不好,连续裁掉了3个“老实人”,在我看来,只有两种可能性:

要么,这3个人仅是老实,工作结果却不见得好;要么,尽管他们既老实,也能拿出不错的结果,剩下的人,却比他们更优秀。

从性价比的角度考量,老板当然择优留用了。

这样的人,不是死在踏实干活上,而是死在丝毫不主动,千万别归因错误。

 

所谓用功或努力,不是只有一条路径

物理学上有“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力臂越长,用力越少;反之,力臂,越短,用力越多。所以,杠杆又可分为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力杠杆。

职场上,有时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很用功,很努力,但或许是种错觉。真相是,有些人往往用尽了吃奶的力气,效果却跟那些看起来不费力的人差不多,甚至还不如。

究其原因,是因为你们站在不同的“力臂”上,你是费力杠杆,而别人是省力杠杆。

举个例子。眼前有个紧急项目,需要2天内给出结果,领导让你和同事小刘分别出一版方案。

你熬夜加班,咬牙死磕,给出了方案A,同时跟领导强调:时间实在太紧,你2天没睡,也只能做到这程度。

小刘接到任务,同样立刻明白时间紧任务重,但他首先想的是:自己有哪些资源可以调用,有什么经验可以参照,有哪些利益可以让出。

基于此,小刘找到了他的师父和几个资深同事一起头脑风暴,协助他做出了更为完善的方案B。你可以不服,认为小刘“作弊”借了外援,但从领导的角度,他要的只是一个更好的结果,无可厚非。

小刘这样的人,才是职场上真正的聪明人。他们懂得抓牢重点,寻找最长的力臂,让自己的每一分努力,最终都收获最大的效能。

 

找到你的“省力杠杆”,让每一分用功更有成效

如何找到自己的“省力杠杆”,让工作更有效率,就公子所见,它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

首先,是聚集天赋与擅长。

有的人更擅长拆解任务,有的人更擅长沟通协作,这两种人在面临一个新任务时,思路一定是不一样的。

没必要非去勉强,把时间花在你比较擅长的地方,而不必非沿袭某种固定的“套路”,效率一定会高很多。

其次,是能够调集的资源。

很多人会有种误解,似乎非得靠自己完成某事,才叫能耐。不靠个人努力得到回报,就很可耻。但现代职场,讲求的是团队合作,能够充分的利用外部资源,本就是一种重要的个人能力,也是最长的力臂之一。

同时,这也是检验你自身价值极好的试金石:你会发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越大,能够被你调集、利用的资源才会越多。

所以也不妨常思索:在调集别人时,我们又能给别人提供什么价值?

接着,是排除不做的事情。

永远记住,成年人的世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一开始就抓牢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放弃你根本做不到的,这样才会更聚焦。如此,也才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沉没成本”,以致于后来骑虎难下。

最后,是认清方向,结构化推进。

以上都做完,才开始真正投入实质。

细化、分解目标,制定阶段节点,每日跟进复盘,确保每一天的努力,都在朝着靠近目标的方向而去。

 

身在职场,老实是优点,努力是本分,但既老实,又努力,还聪明的人,才能最大化避免让自己陷入“自嗨”的无用功,让自己的每一分付出,都被看见。

愿看文的你,能找到自己的省力杠杆,做一个真正的职场聪明人。

(来源:企业薪酬绩效辅导师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张超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