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数字化浪潮的持续推进正在非常明确地向我们展示产业互联网的瑰丽画面,这是产业互联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样是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开始深度影响的重要标志。其实,我更加愿意把数字化看成是产业互联网的开始,而不是早前非常火爆的新零售。
在我看来,所谓的新零售其实依然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上,并没有落地和应用作为支撑,所谓的新零售,所谓的S2B模式其实都是在占领理论的制高点,并没有真正落地到真实的应用上。我们看到的以无人超市、无人货架为代表的所谓的新零售实践的溃败正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尽管人们试图不断撇清新零售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新零售缺少了新技术支撑的大背景下,所谓的新零售只能是镜花水月。这是我们看到的新零售之所以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所在。经历了人们对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探索之后,人们已经找到了将新零售落地的突破口,这便是以B端用户为主要改造对象的产业互联网时代。
新技术瓜熟蒂落,产业互联网从理想照进现实
其实,所谓的新零售是讲给资本市场看的新脚本,在新技术并未成熟的情况下,一味地追捧新零售,真正的目的就是赢得资本市场的关注。因此,在新技术尚未成熟的大背景下,所谓的新零售仅仅只是融资的新手段而已,必然无法真正落地到现实,同样无法让产业互联网的理想付诸实现。
当新技术不断成熟,传统产业不断通过新技术去解决自身的痛点和难题,那些原本新零售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景现在开始实现。同样地,以改造传统行业为主要目标的产业互联网同样开始从理想照进现实。
产业互联网的目标对象开始真正回归“产业”。产业互联网之所以称之为产业互联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始终以产业为改造对象。在新技术并未成熟的时刻,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其实依然是以C端用户为终极追求的,这个时候的产业互联网被当成了一种噱头和营销手段。当新技术成熟,我们看到的是新技术开始真正深入到产业相关的细枝末节,真正把发展的重心回归到了“产业”本身。
我们看到的大数据的应用、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其实都是改造行业的重要标志,在这些应用的背后是产业自身落地和流程的深刻改变。当产业发生了改变之后,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才会名符其实。当产业互联的目标对象,真正开始回归到“产业”本身的时候,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才算是真正步入到了正轨。
同样地,按照消费互联网的逻辑,只有当产业成为产业互联网的主要对象的时候,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才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这个时候,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才真正实现了从理想到现实的本质转变。
产业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开始真正回归“产业”。早期,人们之所以会如此追捧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仅仅只是把产业互联网当成是一个融资的工具和手段而已,并不是想要用产业互联网去改造传统产业。从这个角度来看,早期产业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其实是一种新的融资手段而已。
随着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理解的深入,特别是随着投资机构对于产业互联网布局的深入和长期,用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来进行融资的方式和方法开始遭遇到了困境。相对于直接用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来融资,资本市场更加关注的是项目本身是不是可以给传统产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和改变。
此刻,产业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不再是直接to VC,而是需要to 行业,通过给行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来找到新的发展方式和方法。在这个阶段,产业互联网的功能和作用同样开始越来越多地回归到行业本身。通过对行业本身进行深度改变,通过改造产业本身来找到更多新的发展可能性。
产业互联网的驱动力开始真正回归“产业”。资本在产业互联网的早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这一点即使是在头部的巨头公司依然表现得较为明显。阿里、腾讯和京东对于产业互联网的布局,基本上都是依靠资本来驱动的。技术研发、中台建设、组织架构等诸多产业互联网的相关流程和环节都需要有充沛的资本作为支撑,因此,在这个阶段,真正驱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其实是资本的力量。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成熟,特别是随着新技术对产业改造的不断深度,我们看到的是产业互联网不断落地,传统行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盈利空间变得越来越大。产业互联网的驱动力开始真正从资本输血转移到了以产业升级为代表的自我造血。真正驱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动能已经发生了深刻且全面的改变。
从本质上来看,产业互联网的驱动力其实开始从外化转移到了内生。这同样是产业互联网开始成熟的重要标志。虽然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让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不及早期那样快速,但是,这种以自我为驱动力的发展模式将会不断成熟,最终将会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当新技术开始成熟,原本仅仅只是被当成是概念的产业互联网开始有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这其实是产业互联网真正开始回归到现实的体现。只要当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真正围绕着“产业”这个圆心的时候,它的发展才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有着充足的内生动能,并且可以真正把自身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新周期里,产业互联网向何处去?
当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开始回归到“产业”的时候,它的发展无疑正在进入到新的发展周期里。远离了资本的鼓噪,告别了流量的依赖,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可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站在这个节点上,我们更加应该思考的是产业互联网究竟向何处去的问题。
让产业脱胎换骨。经历了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传统产业已经走到了非变不可的十字路口。如果传统产业依然延续以往的发展模式,不做任何改变,那么,它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始终都会陷入到一种此消彼长的战役当中,最终两者的功能和作用都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若想要把两者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特别是要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传统产业必然需要脱胎换骨,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让产业真正脱胎换骨。当下,我们看到的数字化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加入到改造产业的阵营当中,我们还将看到更多新现象的发生。
如果我们要寻找产业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的话,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将会是一个主要方向。当产业真正实现了脱胎换骨之后,产业互联网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让产业脱胎换骨,才是产业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里所讲的脱胎换骨,主要是对传统产业进行一个全面而又彻底的深度改造。如果我们再去深度思考的话,其实就是要改变传统行业的组成元素、运行机制、角色定位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从而真正让传统产业改头换面。如果仅仅只是像互联网时代那样,仅仅只是简单地相加,缺少了深度的改造,那么,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只能是消费互联网的代名词,并不具备真正的内涵和意义。
让用户消费升级。很多人并不认同消费升级的概念,其实,所谓的消费升级只不过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而已,它是相对于消费降级而言的。更加精确的说法应该是消费分级。如果我们寻找产业互联网的未来方向的话,让用户消费升级,满足不同人群的真实需求,才是关键所在。
因此,在产业互联网的新周期里,如果我们寻找它的发展方向的话,让用户的消费升级得到满足无疑是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这关系到产业互联网的“终极答案”。因为我们让产业脱胎换骨仅仅只是开始,如果无法让业已深度改变的产业来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的话,那么,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其实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寻找产业互联网的另外一个发展方向就是要满足用户消费升级的需求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做产业的升级,但是,产业的升级没有用户的消费升级来买单的话,那么,这样的产业升级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让用户的消费升级,满足用户的需要,才是产业互联网的终极命题,同样是一个不可被忽视的方向。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逻辑,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产业互联网开始从理想照进了现实。回归“产业”开始取代前期的资本和流量,成为发展的主题。在这个时刻,我们需要真正把握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才能让产业互联网有始有终,不再是一个乌托邦。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