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是我国最西端的新疆小城,关于这个城市,在旅行路上流传着一句话:“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而在喀什,又流传着“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的说法。
这里说的“古城”,就是喀什噶尔古城。
在喀什旅行的那段日子里,喀什噶尔是我每天都会去到的地方。
它是一座“活着”的城,这里生息着老喀什人的日常。
而在这座古城里,我经常去的地方,是一间咖啡馆。
喀什市的主城不算太大,一共只有三四家咖啡店,老城景区里只有这一家。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满满的新疆维吾尔风情。
【老城角落】
这家咖啡馆里通常聚集着三类生物。
一,是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
二,是喀什当地的年轻人。
三,是几只流浪猫。
大家在这里和平相处,非常融洽。我在喀什旅行的那几个月里,每隔几天就会去这间咖啡馆坐坐,写写东西、看看书,一坐就是一天。
每一次遇到的猫猫们都不同。
【咖啡馆的意义】
一座旅游城市的咖啡馆通常有几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可以在这里结识到天南海北的朋友。
二是,可以在这里组成临时的队伍,拼车一起自驾游。
因为新疆很大嘛,幅员辽阔、美景万千,很多开车自驾来的小伙伴就会在这里拼人,把油钱分担出去,不失为一个旅行路上省钱的好方法。
三是,咖啡馆里可以接触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本地风情”,买到伴手礼、听到一些故事。
我在这间咖啡馆也遇到了一些“趣事”。
比如说,我发现咖啡馆里的服务员小哥很“任性”。
有一阵子,我经常会点一壶甜茶,伴随茶水一起上桌的是一杯方方正正的糖块,萌萌的样子。
只是我发现,每一次服务员小哥给我的糖块数量都不一样,有的时候是满满的一大杯,有时候只有少少的几颗。
我问他:为什么你这个糖每次数量都不一样呀?
他说,店里糖多的时候就会多给你一点,糖少了就会时候就会少一点。
所以说在喀什,很多事情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是随性、随心、随意。
但是很有趣。
其实不仅是咖啡店的糖果,很多琐事都是如此。
还有一次我带一个美女去水果摊上买水果,那卖水果的维吾尔族小哥很喜欢我的美女朋友,就羞羞答答地多送给我们几颗水果。
在喀什旅行,很有趣。
【咖啡馆的艺术】
咖啡馆的装饰、布景、家具的风格都是典型的南疆风情,有印花的几何纹装饰,有刺绣的带穗丝绸铺巾,墙上挂的那琴,是发源自喀什的千年手弹乐器热瓦普。
喀什正式列入中国版图,是公元前60年的汉朝时期。
纵观整个喀什的发展史,这里从汉代起才有了文字记载,宋元时期主要发展的是农牧业和手工业,采矿、纺织、种植,冶炼、制陶……也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那一部分传统工艺。
在当时的丝绸之路上,喀什的商业贸易一度十分繁盛。
到了明清时期,喀什的文化艺术才得到了系统的发展。
16世纪时,流传于民间的音乐、诗歌、舞蹈、喜剧等传统乐章被艺术家汇集成十二套大曲。如今,“十二木卡姆”已成为喀什及周边南疆城市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喀什很多不起眼的装饰、工艺和乐器,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有好奇心的人,如果你对新疆喀什的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你一定要去咖啡馆里坐一坐,喀什的人文、历史、艺术都融入在这一间小小的咖啡馆里。
每一个小小的装饰品、简单的壁画,都蕴含着两千多年的丰厚文化。
比如,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咖啡馆墙上的壁画是一位做手工的老人家。可能一般人对这样的墙画也不会特别留意到,但其实,它描绘的是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喀什土陶。
而这位制作土陶的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土陶传承人吐尔逊大叔,我在喀什的那段日子里,曾经去拜访过他两次,一位朴实淳厚的老艺术家。关于他和土陶的故事,我会写在后面的游记中。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来源:黑揍红)
本文言论系作者本人观点,引用文章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