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稳步回升 多城市土地市场持续火热

作者:石亚茹 分类:房产行业 时间:2020-08-21 11:28
代理记账服务中心 - 运营部

本报记者 宁婧报道

8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数据显示,投资恢复动力强劲,6月涨幅由负转正后在7月进一步扩大。销售逐步复苏,销售面积连续3个月实现当月同比正增长。此外,土地市场则持续火热,土地成交均价同比上涨13%,量稳价涨趋势明显。

房地产投资销售逐步复苏

楼市稳步回升 多城市土地市场持续火热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丁勇表示,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5325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上半年扩大1.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55682亿元,增长4.1%,增速比上半年同样扩大1.5个百分点。而从房地产投资的先行指标来看,1-7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4.5%,降幅收窄3.1个百分点。

在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对于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王业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4%,连续2月维持在正值,增速比1月份至6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这也是年初受疫情冲击之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连续5个月持续回升。尽管目前尚未恢复至去年同期增速水平(10.6%)。但随着国民经济继续稳定恢复,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市场需求逐渐回暖。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投资信心趋于增强,预计8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仍将稳步回升。

“从结构来看,住宅投资同比增长4.1%,是三类物业中唯一同比正增长的。而办公楼投资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则分别同比下降1.4%和8.9%。说明当前房地产市场回暖不是行业的全面回暖,房地产市场市场受疫情冲击尚未全面恢复。随着政策层面的收紧,热点城市政策频出,有可能对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投资继续回升形成一定的压力。”王业强进一步说道。

从结构来看,住宅投资同比增速是三类物业中唯一同比正增长的。对于住宅投资同比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王业强认为,一方面,疫情后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是推动住宅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全球范围的疫情肆虐,全球主要央行纷纷祭出货币宽松政策应对经济危机。在全球货币宽松的大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也难独善其身。但由于实体经济尚未完全恢复景气,产业对信贷资金实际吸纳能力仍较差,股市和楼市也就成为资金流向的重要出口。

另一方面,短期积压的市场需求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加速释放。疫情期间各种消费需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由于经济尚未完全恢复,对商办地产的需求支撑明显不足。而住宅需求主要是刚性需求,住宅需求只会延后不会消失,疫情对住宅投资短期有影响但全年影响有限。因此,短期积压的市场需求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呈现加速释放的态势。

预计下半年楼市保持平稳态势

楼市稳步回升 多城市土地市场持续火热

对于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的趋势,王业强指出,总的来看,7月份国民经济继续稳定恢复,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随着生产供给继续复苏,市场需求逐渐回暖,市场信心趋于增强,国民经济运行将保持稳定恢复态势。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将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恢复而稳步回升。但在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收紧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将会逐步放缓。

具体来看,2020年1-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836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降幅收窄2.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81422亿元,下降2.1%,降幅收窄3.3个百分点。据此计算,前7月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9736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9%。

由于商品房销售面积已连续3个月同比正增长,商品房销售市场被认为已基本回到正轨。因此,商品发现销售面积将会维持稳定增长趋势。7月以来,中央连续强调“房住不炒”,各地也跟进收紧调控。政策重拳介入,已经封堵了热点城市房价继续快速上涨的空间。因此,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价格整体上呈现出平稳的增长态势。

多城市土地市场“高温”持续

楼市稳步回升 多城市土地市场持续火热

值得关注的是,土地市场的“高温”依旧持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份,房企土地购置面积96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与去年基本持平;土地成交价款则达到5382亿元,增长12.2%,增速提高6.3个百分点。据此计算,前7月全国土地购置均价为557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3.4%,比1-6月扩大6.6个百分点,量稳价涨的状况越发明显。而在销售端,虽然仍处在负区间,但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的降幅都在持续收窄。

根据易居研究院统计,前7月,杭州、上海、北京、广州四座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均突破千亿元,分别达到1947亿元、1645亿元、1311亿元和12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107%、39%和49%。其中,杭州已连续3年高居全国土地出让金的榜首。2016年,杭州土地出让金翻倍增长,达到1612亿元,2017年首度超过2000亿元,此后两年也持续高居土地出让金榜首,远超其他城市。

此外,北上广这三大“火炉”也持续增温。上海7月单月成交17宗住宅用地,北京成交6宗、广州成交7宗。其中,上海市杨浦区江浦社区某地块,在7月最后一个工作日,经过近百轮的激烈争夺,以62.9亿元成交总价成为上海年内单价地王。其溢价率达到38.32%,超出上海7月平均溢价率15个百分点。随后8月初,北京土地市场接棒,一宗不限地价的宅地被中海以79亿元竞得,溢价率达23%,成为北京年内成交总价最高的地块。

尽管几大“火炉”依旧高温,全国数据却相对平和。从最能衡量土地市场的溢价率和价格等数据来看,土地市场依旧高温,但涨幅有所消减。

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7月,40个典型城市移动平均土地成交均价为6041元/平方米,价格再创历史新高,环比上涨1.2%,不过涨幅明显收窄;土地成交溢价率为16.3%,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增幅明显减小。

对此,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在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从拿地区域与城市来看,二线城市是房企布局重点,城市群以长三角热度最高。50家代表房企二线城市拿地面积占比为52.8%,长三角城市群拿地面积占比为28.3%。

具体来看,一线城市保持了较快的供地节奏,同时优质土地的大量入市也带动了价格上涨。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一线城市累计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上升59.3%。7月当月的楼面价也同比上涨37.2%。同时,7月溢价率为14.6%,同比去年增长9.6个百分点,环比上月增长6.4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则相对稳定。其中二线城市7月累计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下滑9.4%,当月楼面价同比下降0.7%;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的两个数据则分别为下降0.8%和上涨5.7%。

与此同时,中指研究院指出,部分房企7月拿地规模比今年前期下降明显。50家代表房企中,有24家在7月拿地金额低于前6个月的均值,其中阳光城等9家企业的下滑幅度超过50%。

“在经历过二季度的充足补充后,50家代表房企7月拿地规模出现回调。结合销售来看的话,50家代表房企拿地强度有所减弱,拿地销售比均值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黄瑜进一步指出。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声明:本文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