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袭,中小企业生存状况更加恶劣,然而有些中小企业却逆势而起,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不同的企业发展轨迹呢。我结合多年来在中小企业就职的经历以及我所从事的相关工作来浅谈一下,算是抛砖引玉,给各位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及各部门员工提供一个思路。我将从科技政策意识、知识产权意识、外部资源意识及法商意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科技政策意识
什么样的科技政策企业能享受到呢?政府制定了多种多样的科技政策来扶持相关产业、相关行业,比如,在疫情初期,国家及各省市出台的针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的奖励政策,这些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不仅为疫情防控做了较大贡献,同时国家适当的补贴又带动了企业的发展,既起到了雪中送炭又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在对大中型上市企业进行财报研判时,大家都会关注到企业获得财政资金,那这些财政资金是从何而来的呢。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如科技部门的高新技术奖励(如作者所在的地区首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可获得50万以上的奖补)、15%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等;
(2)如工信部门的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基本上都在50-100万奖励);
(3)如发改部门的技改资金、产业化资金(多数在100万以上);
(4)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知识产权贯标、商务部门的中小企业开拓资金、统计部门的规上企业入库奖励,甚至于人社部门的失业保险稳岗补贴。
如何对科技政策进行收集,并且根据企业发展现状进行提前规划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
2.知识产权意识
知识产权不仅在上面的科技政策申报中是必要条件,同时也在日常运营中也占重要地位。知识产权不仅包括我们熟知的专利、商标,也包括软件著作权、域名、版权以及商业秘密等。
我在与多数中小企业领导交流的过程中,尤其是制造行业,本来行业技术创新就较为困难,同质化严重,好不容易研发出比较实用的技术,一投放市场就被模仿,失去了占领市场的机会。还有些在仿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全然没有防范知识产权侵权带来的风险。其实,这些侵权风险找些专业人士进行规避设计即可。
3.外部资源意识
最近较火的“知识付费”概念,同样适用于中小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数企业为了省些费用,比如工商业务自己跑、知识产权自己申请、税务问题自己处理等等,看似省了钱、锻炼了员工的能力,却从不考虑工商业务的办理会不会不规范导致贷款时背调不通过、知识产权的权利稳定性及保护范围的大小、税务问题的解决是否有隐患。这些都应该被考虑在内,俗话说: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4.法商意识
智商、情商、财商大家都比较熟悉,随着法治社会的建立及完善,知法懂法用法在企业的发展中也越来越重要。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企业上市前的审查过程中不能有诉讼遗留问题,竞争对手会如何做呢,只需提起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亦或是对其专利进行无效申请,轻则推迟上市,重则上市无果而终。另外,在我拜访一家做的还挺大的机械设备公司时,行政部给领导递交了一份市场监督管理局通知的违反《广告法》的处罚通知,理由却是在官网的产品介绍中写明了获得了“xx专利”,却没有写专利号,而举报人经领导确认就是该企业的竞争对手。由此看来,知法懂法用法的意识与能力很必要,法律就像是矛和盾,能刺伤别人,也能防护自己,就看你怎么利用。
由于篇幅有限,针对一些具体事务的布局、规划与执行,我会在接下来的文章详细阐述。企业间的竞争已进入深水区,如何持续提高抗击打、抗风险的能力,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在传统运营事务之外,获取新的能力。
声明:本文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