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出台到制裁不过1个月,铡刀为什么来的这么快?

作者:宋永民 分类:科技产业 时间:2020-12-21 13:43
太原安顺帅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董事会

01

假如在十年之前,有人说BAT是中国科技企业的希望,我相信会有80%的人会认同。

假如五年之前,有人说阿里、腾讯、美团是中国科技企业的希望,应该会有五成的人赞同。

但是今天,再去说这件事情,大概只有20%的人认同了。

当然,关于巨头们为什么做到今天,有一条2016年的回答是这么说的。

“时代造就了阿里,阿里巴巴坐拥今天中国的外贸大窗口,却给人感觉特别不可靠,规则成天改来改去,从来没有个停顿的时候,作为卖家来说,丝毫没有什么人权。”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从莽荒时代走到精耕细作,出现了一批阿里,腾讯这样的行业巨头,他们打破了信息差,提升了各方面的效率。

今天,这些行业巨头在各自的领域具有决定无数人生计的能力,但是,也依靠这种能力,重新建立了深厚的信息壁垒,利用他们的体量优势去跑马圈地。

打败恶龙的勇士,最终成为了恶龙。

02

11月10日,天猫双十一大促前一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剑指平台滥用大数据杀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那一天,港股科技股集体暴跌。

前几天,国家又依据《反垄断法》作出处罚决定,对阿里、阅文和丰巢网络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的顶格罚款。

虽然这个金额不大,但是信号不小,这次实质的处罚为互联网巨头们再次敲响了警钟。

意思是要动真格的了。

为什么反垄断从出台到出手来的这么快?

其实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巨头们已经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身份了,大家熟悉的腾讯,阿里,美团都是帝国型的企业,已经开始扮演着信息时代,基础设施的角色。

人类进入近现代以来,总共有三次大的工业革命。

第一次从英国开始的,以蒸汽机为主的工业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煤和石油充当着最基础的角色,掌握了这些能源就掌握了整个工业活动。

第二次从美国,以电力为主的工业革命,电力技术的突破,让电能成为一种日常。

在这次工业革命中,电力成为工厂机械运转的能源,也成为现代化的基石。

第三次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工业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诞生了很多企业。

他们确实极大的推动了信息交流的便利性,也提高了全社会的效率,包括今天我们各种出行、各种外卖、各种线上购物。

他们越做越大,最后形成一个一个的平台,这些平台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企业就如同今天的中国电力,中国移动,中石油一样,牢牢的掌握着互联网发展的命脉,也掌握着中国科技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命脉。

但说,这些互联网企业与中石化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都不是出身于国企,而是从市场上搏杀起来的,在竞争和厮杀中崛起的大品牌,没有人给他们保底。

借助于丛林法则,盈利最大化的压力迫使他们一直往前(钱)。

所以,他们受到的约束和社会责任,跟这些大国企相比相对少一些。

互联网平台的垄断,最终伤害的是谁呢?

中小企业,在这些平台上赖以生存的中小企业。

我们可以想一想,一旦平台对某个领域形成了体量庞大的垄断,那么最大受害者是谁?

其实,真的不是最终的顾客,消费者可以在前期拿到平台互相竞争,补贴的红利。

后期也可以享受到各种效率提升的红利。

但是,在这些平台上入驻的中小商家和个体户可没那么好受。

今天的互联网巨头,大多数都依靠着自己平台的优势,建立各种不平等条约,就像曾经臭名昭著的“二选一”

什么叫“二选一”呢?

在产业经济学理论中,它的学名叫做“排他性交易”,原本只是个中性词,但是在今天的互联网语境下,被广为诟病。

比如说2010年,腾讯与360的3Q大战,那是典型的二选一。

双方依靠着自己的强大势力,让客户被迫二选一。

同年,当当网向所有合作的出版社发函,要求出版社在当当与京东之间进行“二选一”,目的在于阻止京东进军网络图书销售行业。

在这场封杀中,出版社成为了最大输家。

最近这几年,美团与饿了么强迫商户进行二选一,那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在这一个一个的“二选一”当中,看似平台是在维护自身利益,本质上是在滥用自己的市场地位,逼迫中小企业进行站队。

说的严重点,这是对中小商家生存权利的侵犯。

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意义在于优化资源,提高效率,为客户创造价值。

商户并不是只有广大的消费者,还有无数依赖于平台的中小企业和个体户。

但是今天,各大互联网平台想做的,就是利用价格战跑马圈地,压迫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减少竞争者的出现。

这是一种对市场竞争机制的破坏。

一个行业里面,如果有一家企业独大,那么这个行业就是不健全的,市场就缺少进步的动力。

就像我们熟悉的手机行业中,因为有苹果、三星、华为、小米这些国内外企业的明争暗斗。

他们互相之间不断去推出新款,提高产品质量,相互攀比新的技术,才会有我们现在智能手机的大发展,才会有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

假如,一家独大呢?

在半导体行业,有一个企业垄断的经典例子。

我们手机上的存储芯片,95%都来自于三星,美光和海力士这三家企业。

这三家组建了一个同盟,当芯片价格下跌的时候,总会有一家企业要么就停电,要么就发生火灾了。

从而使得芯片库存紧张,内存价格飞涨,中国的企业不得不拿出更多的钱去买他们的配件。

但是,这种现象在今年结束了。

为什么呢?

因为国产的长江存储成功攻克了中高端存储芯片,这三家企业不仅闻声降价,也没有停电,起火了,反而开始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

所以,任何行业都需要一条鲶鱼去刺激整个市场,使得整个产业处于竞争状态。

最终,大家才能在互相比赛当中共同前进,在他们赚钱的同时,也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当然,任何企业都想做强做大,这无可厚非。

企业都有两面性。

每一个巨头的出现,一定是整合了资源,提升了效率,为消费者创造了价值,他们一定比其他企业更值得在市场上存活下去,他们是令人尊敬的创新者。

但是,每一个巨头也想让自己基业长青,他们从微末中崛起,更惧怕下一个创新者用同样的方法将他们赶下宝座。

于是,他们想尽可能减少竞争,提升自己的边界。

但是,市场经济存在的一个核心关键就是:

市场上只要存在着套利的空间,就会出现竞争者把价格拉平。

我们需要竞争,需要创新的出现。

垄断就是在挑战市场经济的根本。

这才是为什么反垄断政策的铡刀来的如此迅猛。

企业做大的根本是因为效率提升而大。

同样是100人的企业,规模化管理一定会比分散的小作坊高效的多,所提供的产品价格也会因为效率的提升而降低。

任何一个企业想在市场上继续存活下去,效率,是唯一的理由。

而过惯了安逸日子的巨头们,也确实应该想一想。

当初的勇士,是如何击败了恶龙?

我们尊敬每一位做大的企业,他们是新时代的创新者跟勇敢者,但也没有必要盲目崇拜,因为,更加优秀的企业,永远是下一个。

来源:单仁行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删除。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