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种小菜,他一年能卖1000万元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4-08-21 22:12
数字乡村-村CBD、村BD - 供应链部

【来源:重庆日报】

王廷全在查看空心菜长势。 记者 彭瑜 摄

“王老板种小菜,每年能卖一千万……”在潼南区寿桥镇,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

王老板名叫王廷全,今年53岁。前不久,记者前往寿桥镇采访,他坦言,“此言不假!我种菜从来没失败过。”

随后,王廷全向记者讲起了自己的种菜经。

跨界:锁定“短平快”项目

王廷全从十来岁就开始干农活,因为父亲是铁匠,他学会了加工刀具卖,后来在主城办起了管件加工厂,2010年,管件加工厂落户寿桥镇。

“生意不错,但不好收款。”王廷全回忆,当时客户有好几十家,产品不愁销路,就是货款回收慢,给生产经营带来了资金压力,“从那时起,我就在思考跨界转行。”

寿桥镇“一山一水七分田”,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琼江支流平滩河、观音碑河贯穿全境,农田灌溉水源充足、引流方便、水质优良。

“这么好的资源,我打算跨界做农业。”刚转型,王廷全觉得专业的农资经营公司有技术、懂市场,与其建立长期的供销关系,也就有了免费的技术指导、市场顾问,“他们建议搞短平快项目,先小面积试验摸索,再逐步扩大规模。”

2013年,王廷全在寿桥镇碉楼村流转20亩土地做“试验田”,试种空心菜。空心菜的确“短平快”,每年3月种植,20天左右就可以采摘销售,一直要卖到10月底。

每天傍晚5点过,王廷全就带着当地村民采摘空心菜,深夜11点过出发,运抵主城盘溪农贸市场已是次日凌晨2点过,再批发卖给蔬菜经销商。

“利润还可观!”王廷全透露,空心菜投资小,生长周期短,每天收回的都是现钱,每亩空心菜平均年收入2万元,利润可以达到1万元。

探索:多品种试验打破淡旺季

“空心菜种植成功,让王老板信心倍增。”寿桥镇党委书记张维汉告诉记者,2017年,王廷全又在三教村流转130亩土地,种了两年红苕尖,第三年又开始试种苋菜。

“不能把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王廷全告诉记者,任何一样农产品都有可能因为气候、病虫害、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收益。他认为,“通过多品种试验,选育几个可靠品种降低种植风险。”

试验证明,红苕尖每亩每年收益1万元,利润4000元左右。苋菜虽然种下40多天后就可采收,但出售往往是连根拔起,每次还要去海南育种,且市场需求量不大、吃的人少,往往要超市预订了才卖。

“还是种空心菜划算。”王廷全称,空心菜生产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一块地轮流采收,后面的刚卖完,前面的又可以上市了,“从2023年开始,三教村的流转地开始大面积种植空心菜。”

空心菜、红苕叶、苋菜等,种植期一般是从3月到10月,采摘结束后,从11月到次年的2月,土地会大面积闲置。

冬天有没有合适的“短平快”项目呢?王廷全首先选了豌豆尖,生长期刚好是从头年的10月到次年的2月,5个月采摘3次,每亩可创收2万元。

随后,他又试种香菜。接连试验两年,香菜销量很大,但价格波动也太大,每斤价格高的时候可以卖到20元,低的时候只有1元。

通过多品种试验,王廷全选出了优势项目,上半年以种植空心菜为主,下半年以种植豌豆尖为主,打破淡旺季,确保土地不闲置,做到了全年有收益。

开拓:父子联手打通产销链条

品种选定了,销售市场也逐步打开,当地政府在道路、水池、大棚等方面也给予大力支持,王廷全的小菜种植面积扩大到400亩。

“生产和销售不能兼顾。”其实,王廷全早有预见。儿子王伟毕业后,他手把手教种菜、跑市场,现在基本上可以独当一面,“我们做了分工,我负责生产,儿子负责销售。”

小菜主打一个保鲜。王廷全在田间设计了一个“水池+冻库”降温组合设施,同时在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租门面建起了50多平方米的冻库。

每天傍晚,王廷全组织30多位村民,戴着头灯开始采摘空心菜,随即进行降温处理到18度,再放到冻库降温到1度,次日凌晨5点,再安排专门的冷链车将这些空心菜运往双福。

种小菜,王廷全带动当地30多位村民长期务工。 记者 彭瑜 摄

在双福,王伟在各大平台收集市民、饭馆、商贩的订单,待父亲发来的空心菜到达后,就安排工人分解清除黄叶,根据客户需求打包,再次放入冻库。

第三日凌晨2点开始,王伟又用冷藏车运输,开始全城送货,将新鲜的空心菜送到市民手中。

“全程冷链,保证新鲜。”王廷全告诉记者,父子联手打通了产销链条,平均每天销售空心菜达2万斤,但从未接到过一次投诉,订单越来越多。

寿桥镇镇长陈春露称,王廷全种小菜不但自己发了财,还带动当地30多位村民长期务工,平均每年支付工钱100多万元,同时示范引进6家蔬菜种植大户。现在,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年产值4000余万元。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