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贷团伙盯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是谁让智障人士成了车贷“背债人”?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4-11-07 15:51
开说 - 开说策划部

不久前,一位持有湖南省残联制发残疾证的智障人士意外背上一笔近七万元的汽车贷款,因未按月还款、屡次被催债而受到关注。实际上,最近几年,全国曝出多起智障人士背上汽车贷款的案例,他们都是被人利用,在被哄骗情况下办理了汽车贷款。由于没有征信污点,他们甚至成为一些骗贷团伙眼中的理想“背债人”。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智障人士为何能办下来车贷?骗贷团伙抓住了哪些漏洞,又该怎样加强贷款审核和监管?

记者梳理多起智障人士沦为“背债工具人”的案件发现,为了顺利办下来贷款,骗贷者通常会在申请贷款的材料上造假,把智障人士包装成各种身份。今年年初,江西抚州市公安局临川分局就破获了一起类似的贷款诈骗案。

江西省抚州市公安局临川分局经侦大队二级警长 黎建伟:2023年10月,游某的父亲带游某到公安机关报案,称他的儿子是四级智力残疾、低保户,低保账户上的钱被银行扣走了,经他查询,发现他儿子身背了数笔贷款。

随后,警方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嫌疑人徐某是游某的亲戚,债台高筑,征信上了黑名单,无法贷款,就利用游某患有智力残疾便于控制、又是“征信白户”,通过将游某进行包装,办理了三笔贷款。

黎建伟:首先他带游某通过“零首付”购房的方式,为他办理了房贷。然后再用房产证、虚假的银行流水等证明材料,向银行申请了20万元的信用贷款。申请成功之后,第三笔就是徐某带游某办理了汽车分期贷款,购置汽车之后,马上就把汽车低价变卖了。

据警方介绍,由徐某等3名嫌疑人组成的诈骗团伙对贷款客户进行全方位包装,在“背债人”、金融机构和第三方销售公司之间诈骗,靠出售“套贷车”获利,让“背债人”背债,而自己逍遥法外,智障人士、低保户、残疾人等群体成为他们眼中理想的“征信白户”。

内容图片

既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也没有合法稳定的收入来源,在近年来全国曝出的多起智障人士背上汽车贷款的案例中,受害者是如何通过贷款审核的?从业多年的汽车金融业内人士郭虹(化名)告诉记者,从办理车贷业务的流程来看,汽车销售人员和办理车贷的业务员对客户的实际情况应当是心知肚明的。

郭虹:如果是一个真实购车的人,客户是怎么跟车行谈的,有没有聊车的记录,有没有定金收款……这些我们都可以从侧面看到。除非有人恶意去包装,包括聊天记录等所有的都包装。但是一般这种情况下,除非是合伙才会这样。

一家汽车金融公司办理车贷的业务员王羽(化名)证实了上述说法,在她看来,谁是实际买车人,并不难判断。

王羽:真实购车的人,他自己会去探讨车子的情况,肯定要了解车型、排量、油耗、车价,本人会亲自过问。但如果是带过来的人,他就不会在乎这些,他肯定觉得只要你能做下来贷款,什么车都可以,利息高低无所谓,什么都不会在乎,也不会去问那些。

内容图片

不过,王羽向记者透露,在她就职的公司,申请车辆贷款时,客户只需提供“两证一卡”,即身份证、驾驶证和还款银行卡,原则上并不查证银行流水,审核也“不麻烦”。

王羽:我们只是过一下他的基本信息、收集一下基本材料,然后过系统,因为我们现在是属于一个很简便的流程,把身份证输入系统,查一下他的大数据征信,这边就会马上出结果。征信没问题就能过系统,过完系统就会给他匹配资方。收入肯定是看不到的,一般如果征信没什么问题,我们这边是直接“秒批”。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金融分会副秘书长周伟告诉中国之声,审核不严甚至造假过审,是近年来汽车金融贷款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出现智障人士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背上车贷的情况,说明一些金融机构审查流程不够严谨,业务模式也有失周全。

周伟:汽车金融公司和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受限于公司规模等原因,自己不会直接下场做业务,需要通过经销商、车商获取消费者订单和融资申请。而这些合作渠道的收入又跟放款规模、通过率等等直接相关,所以就有可能存在一些合作机构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为了获取这笔业务的返佣或者更多的返佣,把一些人的相关材料包装出来,然后递到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情况。金融机构的整个信审环节肯定也有一些漏洞,对于贷款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是没有审核流程在里面的。

据周伟了解,尽管目前很多汽车金融机构在作业流程上相对规范,但由于比较依赖合作商在地方上开展业务,信息不透明,市场又缺乏健全的信用体系,最终导致平台自身风控管理能力不足,无法有效规避包括骗贷在内的欺诈行为。

周伟:中间其实有几个参与方——上面是资金方,也就是放款机构,包含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主机厂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下面的渠道方,首先是4s店、新能源汽车直营店,然后是一些汽贸店,再就是那些会去市场上帮一些机构收单的SP渠道代理商。从资金方的角度来说,没有主观意愿去做这个业务;但存在一些经销商个案,为了把车卖出去,销售经理拿销售提成,店端金融经理拿金融业务提成,驻店SP拿金融放款提成,有可能会内外勾结,因为把贷款做成的同时,车也卖出去了。

记者搜索发现,近年来汽车骗贷案件总体呈多发态势,各地公安机关公布了数起规模较大的汽车骗贷案件,例如,2023年2月,山东枣庄警方破获一起汽车贷款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受害者外,另有20多家金融机构被骗贷。

内容图片

今年年初,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制定发布的《汽车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中明确提到,对于风险较大的汽车金融公司,限制开展高风险业务,引导汽车金融行业规范化发展。记者了解到,近期确有不少汽车金融公司因内控管理不到位、转嫁经营成本等违规违法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金融分会副秘书长周伟分析认为,发生类似风险,对金融机构来说也是重大损失,坏账率带来的成本最终会以提高贷款利率的形式转嫁到客户身上。

周伟:资方要更加完善信审放款流程,加强对一线合作渠道的管理;对下面渠道方来讲,要号召所有市场参与主体合规经营,同时要共享数据,让这些骗贷团伙无处遁形。另外,资方、媒体、行业协会需要去普及,让大家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是在更下沉的乡镇、农村市场,要让老百姓知道,身份证这种个人隐私ID是不能随便给任何人的。

周伟进一步建议,汽车金融机构在做贷款审核时应运用更多的数字化技术,增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申请人的识别能力,在合规的前提下,也可以尝试争取与民政部门共享数据,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

周伟:是否能够在合规有序、不侵犯普通老百姓个人隐私的基础上,把数据通过加密的形式,再给金融机构赋能?让金融机构先看一下这个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如果没有就不做贷款业务了。当然,数据的应用,特别涉及残障人士的个人隐私数据,怎么合法合规使用,这又是一个课题。

监制丨刘黎 李行健

记者丨韩雪莹 李思默 谢元森 江西台黄茹

编辑丨廉金亮

图片丨视觉中国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