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一张照片《我要上学》感动了无数人。
照片中,一个坐在破旧教室里的小女孩抬起头,大大的眼睛里,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直击人心。
这双“大眼睛”成为希望工程的象征,让千千万万失学儿童的命运,从此改写。
如今33年过去,当年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现在过得怎么样?
苏明娟于1983年,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的张湾村,这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
她的家庭十分贫困,父亲靠上山砍柴换钱勉强维持生计,全家的粮食也只能勉强够吃3、4个月。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供孩子上学已是难题,更别提苏明娟这种贫困户。
1990年,7岁的苏明娟勉强靠着父亲辛苦攒下的100多元学费,进入了村里的张湾小学。
学校条件极为简陋——旧祠堂改建的教室,没有玻璃的窗户,大风顺着缝隙灌进来,冬天冷得让人直哆嗦。
苏明娟和同学们每天都得翻山越岭、走20多里的山路才能上学。
尽管求学艰难,苏明娟却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她知道,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1991年,命运悄然发生转变。
北京摄影师解海龙,来到金寨县采风。他被破败的教室和艰苦的学习条件震撼。
当他走进教室时,看到苏明娟正在低头写作业,听说有人来访,她好奇地抬起头。
这一瞬间,苏明娟清澈的大眼睛,深深触动了解海龙,他迅速按下快门,拍下了那张震撼人心的照片。
照片命名为《我要上学》,后来成为希望工程的宣传海报。
短短几个月,全国的爱心捐款突破1亿元。苏明娟的生活,从此改变。
照片被广泛传播后,苏明娟成了希望工程的“代言人”。
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为她捐款捐物,她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2002年,苏明娟考上安徽大学,完成了一直期待的大学梦。
走出大山后的苏明娟,没有忘记过去的苦难,而是将社会给予的帮助化为动力,踏上了助学的公益之路。
她用每学期的900元生活补贴,资助其他贫困生,毕业后将第一笔工资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2018年,她成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筹集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援建希望小学。
截至目前,这个基金已累计帮助773名学生,资助建设7所希望小学。
苏明娟不仅帮助了自己,也见证了中国教育的巨大发展。
从她的小学到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学校,有了完善的教育设施和资助政策。
而在苏明娟的家乡,如今的孩子们,可以在设备齐全的教室学习,享受九年义务教育。
“大眼睛”苏明娟感慨:“如果没有希望工程,我可能永远无法走出大山。”
正是因为这份感激,她选择将爱心和希望一代代传递下去。
苏明娟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的奋斗史,更是无数人的缩影。
一:教育改变命运,读书是走出困境的希望
苏明娟用行动证明,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如果她因为贫困而失学,可能一辈子都困在大山里。如今,她通过读书走出困境,帮助更多人看到了未来的可能。
对普通人来说,教育依然是实现梦想的起点。
不管家庭背景如何,努力学习永远是翻转人生的捷径。
二:接受帮助后,更要懂得回馈社会
苏明娟从小接受社会资助,靠爱心力量完成了学业。
她没有止步于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人实现求学梦。
她成立助学基金,长期资助贫困学生,把爱心传递给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困难,但当我们获得帮助后,也应心怀感恩,把善意继续传递下去。这样才能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温暖。
三:一份小善意,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当年希望工程中,那些捐出几角几元的普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善举会改变多少孩子的命运。
而苏明娟的故事正是最好的证明:一张照片带动了全国的捐款,最终让千千万万的“大眼睛”重返校园。
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我们的善举微不足道,但如果每个人都愿意付出一点力量,就能形成改变世界的巨大洪流。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场接力赛的一员,让爱和希望生生不息,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