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别人很难达到他的高度。天才是不能复制的,就只有这么一个。”
博林曾经这样评价过洛桑。
就连著名相声大师马季也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就是这样的一个相声奇才,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27岁那一年。
1968年,洛桑出生在四川康定的汉藏结合的家庭中。
很小的时候,他便展现出了超强的模仿能力。无论是鸟叫虫鸣还是牛羊马儿,他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
12岁那年,中央民族大学到康定招生,洛桑在几千个少数民族的报名者中脱颖而出。
高兴归高兴,自豪归自豪,眼见着年幼的儿子,立马要背井离乡,独自到北京闯荡,洛桑父母的内心是既不舍,又担忧。
从这时起,洛桑的传奇之旅,便正式开启了。
来到北京之后,很受班里同学们的喜爱,毕竟他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同学,大家都很照顾他。
18岁那年,洛桑顺利毕业,顺利进入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成为一名舞蹈演员。
然而,上天并没有一直眷顾这个天才。
随着年龄渐长,他的身材也开始横向发展,怎么也减不下来,这对于舞蹈演员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郁郁不得志的洛桑,开始借酒浇愁。但喝酒没能让他释怀,反而让他嗜酒如命。
当时,16岁的郭德纲,也在文工团打杂。两个怀才不遇的年轻人,便成为了朋友,时常到外头去喝酒。
有时喝得兴致上来了,洛桑便会在街头即兴扮演一个外国人,郭德纲则假装是他的翻译,胡乱翻译一通。
两人配合默契,经常哄得围观的路人哈哈大笑。
郭德纲曾透露:洛桑饭可以不吃,但酒不能不喝,不管身上有钱没钱,他都要每天喝上一杯。
没钱又犯酒瘾时,他干脆直接找朋友借钱去喝酒。
至今,郭德纲还留有他亲手写下的一张8块钱的欠条。
1989年,16岁的郭德纲从团里离开,也让20岁的洛桑先停职,跟自己去天津。
他觉得和洛桑一起说相声肯定会大火。
不过洛桑在天津待了一段时间后,便又回到了文工团,他继续跳着集体舞,继续过着借酒浇愁的生活。
而郭德纲也不知道,这一分别,将是永远。
在洛桑郁郁不得志的时候,结识了出身艺术世家的尹博林。当时的尹博林跟洛桑一样,虽身怀一手才艺,却没有上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