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人居环境可持续更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3-15 18:58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近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人居环境可持续更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简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华建集团举办。

内容图片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简称市住建委)总工程师刘千伟,科技信息处处长袁文平,科技委事务中心主任高宏宇,技术发展部副主任吴震等市住建委领导出席了活动。华建集团副总裁、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周静瑜,华建集团副总工程师、华建集团上海科技发展分公司(简称华建科技)总经理徐晓明,副总经理钱鹏、瞿燕、史国瑞,华建科技总建筑师、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高文艳,华建科技城市更新研究所副所长黄莎莎(主持工作);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严荣,房科院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郭戈,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四建集团总工程师兼副总裁张铭,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导,设计学院院长助理游猎,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策略顾问部董事、华北区策略部负责人沈欣然等创新平台共建单位代表,以及各单位研发人员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

内容图片

华建集团副总工程师、华建科技总经理徐晓明主持揭牌活动。

中心筹建情况汇报

内容图片

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高文艳就中心的筹备情况作主题汇报。她强调中心的筹建既是贯彻落实国家与上海城市更新行动的上位要求,也是实现上海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心建设将主要围绕整合研发资源、科技成果工程化应用、打造新质生产力三大目标,同时,提出 “四全”的总体建设思路,一是“全空间”,在研究对象上,聚焦 “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的空间尺度,统筹全空间要素;二是“全过程”,从建设环节上,研究包括“体检—策划—设计—建造—运维”的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三是“全专业”,从技术整合上,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合作,也特别要结合低碳绿色、数字智能等新技术;四是“全产业”,从产学研用合作上,加强产业链的联动和协同,共同应对复杂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加强成果应用,提高研发效率。

揭牌仪式

内容图片

市住建委总工程师刘千伟、华建集团副总裁、创新中心负责人周静瑜共同为“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人居环境可持续更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交流研讨

市住建委与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各依托单位围绕人居环境更新、绿色低碳、标准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做交流发言。

内容图片

华建科技城市更新研究所副所长黄莎莎介绍了华建集团在城市更新方面的科技创新工作。华建集团的城市更新工作具有全类型城市更新实践、全过程贯通和全专业技术集成的特点;在人居环境方面的工程项目实践经验丰富,涵盖城中村改造、不成套改造、里弄、花园住宅更新、社区更新、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等多种类型;同时从标准规范、政策机制、技术体系和前瞻技术方面开展科研技术研究,致力于为上海城市更新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

内容图片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严荣从政策战略角度对中心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是不断创新,从技术、政策等多角度思考,解决城市更新中的利益统筹、资金平衡等问题;二是深化合作,加强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中心的联动。

内容图片

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四建集团总工程师兼副总裁张铭从既有住宅品质提升、装配式技术运用、地下空间增设、安全实施管控、历史风貌住宅科学修缮和高效复原、智能建造技术运用六个方面提出针对人居环境可持续更新工程中施工建造实施领域的研究方向。

内容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导,设计学院院长助理游猎提出,充分利用高校的跨学科资源,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通过理论研究、案例研究、项目调研等,夯实中心的基础研究工作。

内容图片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策略顾问部董事、华北区策略部负责人沈欣然从后端运营角度谈到,当前城市更新的核心问题在于模式路径的闭环。设计好国有资金进入和退出路径,通过更新和模式重组,解决片区串联、权属归拢、可持续运营、功能复合、低碳节能等问题,才能不断提高物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内容图片

市住建委科技委事务中心主任高宏宇指出,创新平台搭建既要基于成员单位以往项目类型多而全的特点,梳理完整的技术体系,又要聚焦重点、难点在技术上仔细挖掘,以技术为驱动对政策、体系、规范进行优化。

内容图片

市住建委科技信息处处长袁文平提出,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最终目标是推动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科技信息处将持续支持平台的工作,包括科研申报、科技奖申报等方面,鼓励平台将创新落到实处。

领导讲话

内容图片

市住建委总工程师刘千伟首先对华建集团和各成员单位共同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城市建设和发展表示感谢,同时对中心的研究方向和“四全”建设路径表示高度认可。他指出城市更新是当前城市建设的主旋律,“人居环境可持续更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存量发展中重要的科创平台,将创新技术与更新模式相结合,以全专业创新与集成为目标,产学研结合发展,形成可持续的运作模式,将对上海的城市更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对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加强协同合作,中心内充分结合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的相关优势分工协作,对外在聚焦人居环境领域的同时,联动协同其他城市更新方向的科创平台。二是加强业务落实和示范,技术创新中心的主角是技术,但是应将技术与政策标准、模式创新深度融合,才能把技术有效应用实践,形成示范项目和成熟可推广的创新模式,推动政策和模式的变革和更新。

内容图片

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周静瑜对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对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华建集团是城市的建设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也勇于承担城市更新的创新工作。在过往的实践中,华建集团整合设计、施工、运营等全链条资源,服务覆盖全项目类型、建筑全生命周期,为人居环境提升提供了系统化、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在科研工作方面,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消防安全、住宅设计等领域参与了诸多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取得了一定成果。创新中心的成立顺应了市住建委在人居环境更新领域的工作部署。华建集团将和成员单位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到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成果转化等工作中。

中心介绍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人居环境可持续更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是2024年第一批上海市住建委科技创新平台,牵头单位为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上海)有限公司。华建集团副总裁周静瑜任负责人。华建集团资深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沈迪,华建集团建筑专业副总师、上海科技发展分公司总建筑师高文艳任首席专家。中心以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为指导思想,面向人居环境建设各领域,贯彻落实宜居、安全、绿色、健康、智慧等创新发展理念,构建汇集全产业链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科研平台;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合作,开展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工程示范、人才培育、政策咨询等多维度工作,加速培育人居环境更新的新理念、新模式、新设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新质生产力,实现“全空间、全过程、全专业、全产业”的集成创新;共同推动人居环境可持续更新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供稿:华建科技

内容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内容图片

华建集团Arcplus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人居环境可持续更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阅读原文

来源:华建集团Arcplus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拓荒牛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