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探究

作者:王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4-11 16:51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本文转自:鹰潭日报

  ■ 江银珠

  一、小学数学中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现状分析

  现在国内各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求在课堂中展现内容多样的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学习感受。其中,相对常见的技术应用模式为“翻转课堂”及“微课”等。

  二、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实行策略

  (一)合理应用动画,具象展示计算的变化过程

  此处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学为例。教材中起始以“蛋糕分割”为例,说明分数乘整数的计算理解方法。后期在讲解分数乘分数时,学生或会难以理解,教师可应用动画形式的“蛋糕分割”图进行具象展示。如将“二分之一公顷的五分之三”及“十二分之七的七分之四”等看似复杂的分数乘分数计算过程转化为圆形“蛋糕图”中有色部分的扩充或缩减,并在变化过后展示其具体占据圆形图的几分之几,与计算结果相对应。

  (二)合理应用连线,逐层剖析难题的解题思路

  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章节中第66页的第十题及第十一题,此两道题相对较难,教师可优先给予学生自行探索及计算的时间,而后再邀请学生自行进行计算讲解,并于学生讲解期间给予适当纠正与提示。此环节过后,教师可直接连线线上名师,邀请其对两道题进行讲解,并预先提示学生做好笔记,需举手示意再进行提问。其间,班级教师亦需观察名师讲解方式,进行适当学习。课中习题讲解过后,班级教师和名师可各自列出一道拓展式挑战习题,此类习题需保持与教材习题相近的难度,可适当关联其他学科的知识,亦可关联过往数学学科所学知识,但需要适当改变出题方式,给予学生一定“惊喜”。如班级教师给出一张大圆套两个小圆的图片,保证两个小圆的圆心均在大圆的一条直径上,并令两小圆相切,要求学生尝试根据图像内容自拟合理数字,通过计算比较两小圆周长与大圆周长的大小,并要求学生协同计算两小圆周长约占大圆周长的几分之几。此类习题可协同考查学生“四舍五入”“分数计算”“圆的周长计算”等知识。而后,可令学生尝试挑战线上教师所出习题。最后,亦需在连线结束后询问学生学习感受,并于日后完善相关教学规划,提升连线沟通效率。

  总的来说,尽管当下小学阶段各学科的信息技术应用已相对普遍,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此类融合教学实行的创新性,在完善自身学科教学规划的同时,亦要尝试创新。    (作者单位:市第十小学)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