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销量暴跌19%,广汽传祺的亟需向往S7“救火”?

作者:王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4-11 16:55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尽管眼下车市竞争激烈,但凭借着新能源的东风,大多自主品牌还是在存量中挖得了增量。在合资车企的销量承压中,大多自主品牌实现了“此消彼长”,逐步蚕食了众多合资市场份额。

然而,尽管整体来看自主品牌实现了“弯道超车”,但是也不乏一些自主品牌面临一定的销量压力,在自主纷纷向上时,自身却逐渐“掉队”。对于广汽传祺而言,2025年一季度69241辆、同比下滑19%的销量成绩显然有些令人诧异,尤其是在自主品牌普遍向上的大环境下,解决传祺的销量下滑困境,显然成为了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的头等大事。

要知道,2024年广汽集团的成绩表现并不出彩,不仅销量下滑,而且业绩也迎来了20年来的“首次亏损”。根据广汽集团公布的2024年度报告显示,其2024年全年合并口径营收 1078 亿元,同比下降 17%;归母净利润为 8.24 亿元,同比下降 81.40%;归母扣非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 43.5 亿元,同比大跌 221.8%,这也是广汽集团 20 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而在销量上则同样不乐观。2024年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埃安销量同比跌幅均在20%之上,而传祺则成为了“一点红”,同比1.99%的增幅虽然也不是很多,但是相比同集团的品牌来说,也算是不错了。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汽集团提出了所谓的“番禺行动”。在笔者看来,这是一场广集团为扭转其在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经营困境所开展的内部改革,这场为期三年的行动,旨在开启广汽对自主品牌的一体化运营,对自主品牌实施经营管控。

而2025 年也是番禺行动的首年,广汽集团的年度报告也指出,今年广汽集团将紧扣三年“番禺行动”目标,加快改革转型,全力推动经营业绩企稳回升,挑战全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15% 的目标。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广汽自主品牌压舱石的广汽传祺的销量就必须要“走高”,而广汽传祺的销量要走高,新推出的传祺向往车系和该车系的首款车型“向往S7”就必须得“火”。

事实上,冯兴亚也曾在谈及传祺向往车系时曾表示:传祺向往车系承载着“主流、大气、高品质”的品牌定位,依托全新多能源平台架构,致力于打造广汽自主品牌的高端产品矩阵。这一系列的推出不仅是广汽品牌高端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也与“番禺行动”开局之年的战略布局紧密相关,承载着广汽集团进一步拓展高端市场的期待。

再拉近距离观察,3月上市的广汽传祺向往S7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传祺向往首款车型,该车是一款中大型SUV,限时售价16.98万-22.38万,从定价和产品表现来看,传祺向往S7具备热销的潜质,但是其面临的压力也不小。

传祺向往S7是一台新能源SUV,但目前传祺在新能源市场还没有标杆车型,也就是说,传祺向往S7的口碑仍需要时间打磨。如果用户对传祺向往车系的溢价接受度不足,可能导致S7“叫好不叫座”。而且新车虽然是中大型SUV,但并未提供6座或7座版本可选,这对于喜欢大家庭出游的家庭而言或许是个遗憾。此外,新车也面临魏牌蓝山、奇瑞风云T10、理想L6等车型的竞争,其稀缺性也不是很高。

这意味着,传祺向往S7想要成功,除了克服自身产品力的短板外,还要跨越品牌认知重建、交付质量把控与用户口碑积累三重门槛。

不过,在传祺向往S7上市后,官方却宣称该车上市12小时即实现大定破万,大定量达到了10258台。而如果官方所言非虚,那么传祺向往S7大卖几成定局,而且官方也宣称传祺向往S7将践行“上市即交付”的承诺,但从3月份仅1270台的零售销量表现来看,传祺向往S7贡献的增量或许有限。

当然,考虑到传祺向往S7在3月底才刚刚上市,3月的销量还不能作为新车是否热销的完全依据。这也意味着,这份订单量的含金量和传祺向往S7的产品能否真正获得市场认可,为广汽集团“番禺行动”打下“开门红”?还有待观察。

写在最后:

虽然一季度的销量给广汽传祺泼了一盆冷水,传祺向往S7虽然也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但是综合广汽集团的积淀和规划来看,广汽传祺依然拥有翻盘的资本,尤其是随着广汽集团对自主品牌的资源倾斜以及一把手冯兴亚的高度重视,传祺未来凭借向往S7实现“逆风翻盘”并非没有可能,对此我们也将保持关注。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所涉及销量数据来源于乘联会或第三方平台发布的行业综合销量数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具体请以官方信息为准,如有错误请联系删除。本文作者蓝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