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重见光明?近视防控,从家庭到学校全方位发力!

作者:王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4-15 17:03
企业第二办公区-企业CBD - 宣传部

2025年3月,随着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的来临,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时刻——这是第10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点的标记,它更是提醒我们,视力健康,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眼健康,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话题。近视问题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孩子们的视力状况逐年下滑,家长们的焦虑也在不断上升。

首先,数据让我们清醒。根据各类研究,近视的患病率在我国的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持续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近视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显示,全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已经接近80%。不仅如此,近视的发病年龄越来越早,许多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开始出现视力问题。甚至可以说,近视早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隐形杀手”。

面对这个情况,今年的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旨在通过全社会的合力来推动近视防控工作,通过教育、医疗、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进一步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此项活动的重点是提高公众对近视防控的认知,特别是在幼儿园及小学阶段,这是控制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研究中心的专家表示,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应共同为孩子们的视力健康护航。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用眼习惯,尤其是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确保孩子们每天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这些都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家长、学校乃至社会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参与进来,形成合力,才能够在实际行动上有所突破。

最近,江苏省内各地的学校在改善教学环境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例如,南京市已经在部分学校推广可调节课桌椅,让学生的桌椅高度能够根据身高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因姿势不当引起的视力问题。此外,江苏省还要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实现教室照明卫生标准的100%达标,确保教室内的光线既不刺眼又不昏暗,避免学生在不良光线下长时间用眼,进而影响视力。

然而,仅仅改善教学环境是不够的,解决近视问题还需要从根本上减少孩子的学业负担,减少他们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情况。去年,苏州、南京等地的学校开始实行“作业熔断机制”,这种机制的核心理念是,在规定时间内如果学生未能完成作业,就允许孩子停下手中的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作业量的增加。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孩子的学业压力,也让他们有更多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学业负担过重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视力,还可能导致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比如,泰州市就规定,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得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的作业也要严格控制时间,保证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玩耍、运动,享受童年的乐趣。教育专家指出,这样的改革正是解决“近视困局”的一条重要路径。

在防控近视的“战场”上,户外活动无疑是最被推崇的“天然良药”。很多学校开始着力增加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并且在课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在江苏省,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实施“2·15专项行动”,即每天确保学生的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并且课间活动时间不少于15分钟。即便是有限的校园空间里,学生们依然可以通过跳皮筋、踢毽子、滚铁环等方式让眼睛得到放松,远离了课本和电子屏幕带来的近距离用眼负担。

除此之外,教育局也在推动校园内开展更为丰富的体育活动。例如,泰州市的中小学生每天都有时间参与传统的民间游戏,这不仅让孩子们的眼睛得到了放松,同时也让他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要知道,户外活动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缓解眼睛疲劳,更有助于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总之,近视防控工作需要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习惯、身体锻炼等各方面入手,只有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为下一代创造一个健康、光明的未来。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