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藏学生同上AI课:高中生开发“高原反应风险预测”小程序获专家点赞

作者:王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4-17 17:02
开说 - 企业数字化部

4月14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中学多媒体教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AI教育交流课”正在进行。广州与波密两地师生围绕“高原反应风险预测”微信小程序以及如何使用AI工具帮助开发小程序等展开讨论。这款由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以下简称“广州97中”)高一学生自主研发的小程序,不仅获得了钟南山院士的亲笔回信肯定,更得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高原医学专家罗凤鸣的专业指导意见,成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的生动案例。 

广州97中学生(左)与西藏波密中学学生(右)交流使用小程序教育平台的经验 

从广州到波密:一场AI驱动的教育实验

作为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广州市智慧校园,广州97中自2019年起就在初中开设人工智能信息课,探索AI与学科、学生社团融合。2024年,该校在高中开设“微信小程序班”,将数学建模与小程序开发结合,学生需在真实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

广州97中的同学们关注到并把“高原反应风险预测”微信小程序作为了一个重要的开发项目。“我们没去过高原,要怎么研究高原反应?”这一疑问成为项目的起点。学生们发现,高原反应风险预测缺乏大众化工具,而大众普遍聚焦生理指标,心理因素常被忽视。在教师叶玉茵指导下,学生团队将医学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四分位法处理非正态生理指标,通过T分数统一心理量表数据,最终构建包含21项生理-心理因子的风险评估问卷。

“那些为优化模型而反复验证的日子,生动展现了钟南山院士倡导的科学精神——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叶玉茵感慨道。项目推进中,学生发现9.1%的预测偏差源于未纳入心理因素,随即补充焦虑、敏感等指标,使准确率显著提升。“以前我以为做问卷就是填几个问题,直到自己设计时才发现,每个问题都要有文献依据和逻辑考量。”学生黄睿欣坦言。 

钟南山回信点燃科学热情:真正的学霸不唯分数

2025年3月,开发团队遭遇医学专业瓶颈——如何量化呼吸道疾病对高原反应的影响?学生们联合广州技师学院西藏波密班同学,向钟南山院士写信求助:“我们只是一群普通学生,离‘学霸’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我们正非常努力地让自己进步,尤其在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方面。”

4月7日,钟南山的亲笔回信让整个班级沸腾。信中写道:“真正的科学精神不在于分数高低,而是敢于挑战和勇于创新。”他特别点赞学生的跨校合作与提问精神,并协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高原医学专家罗凤鸣提供支持。这一鼓励成为学生奔赴西藏验证成果的“催化剂”。 

钟南山院士的回信

“读信时大家默不作声,但内心早已万马奔腾!”学生周柏霖回忆。曾自认“非学霸”的李婧妤表示,项目制学习让她跳出成绩焦虑:“我学会了将知识联系实际,这些能力未来一定有用。” 

华西院长罗凤鸣点赞:小程序非常有实用价值

4月14日活动现场,罗凤鸣通过视频连线深度点评项目。作为钟南山推荐的指导专家,他直言“惊喜”:“高中生能立足实际问题,结合AI技术探索高原医学,这种科学素养难能可贵。”

他特别肯定学生的实践精神:“他们不仅建模分析,还以自身为实验对象赴藏测试。”对于小程序的应用前景,罗凤鸣充满信心:“随着参数迭代,未来可能服务高原旅游和重大工程建设。”他建议扩大样本量、引入具体海拔等变量,并承诺如果同学们有需要,华西医院可以提供专业的支持。

谈及AI教育浪潮,罗凤鸣强调“素养比技术更重要”:“人工智能应成为培养创新思维的载体,而非单纯工具。”

广州97中的同学们与罗凤鸣连线讲述小程序开发过程 

穗波携手:“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

“教育不该只有一把尺子。”广州97中副校长吴晶晶坦言,小程序班学生中考成绩仅属全市中游,但项目式学习激活了他们的内驱力。“当孩子发现自己的程序能被真实使用,自信的种子就发芽了。”数据显示,参与学生数学及其他学科成绩均有提升,印证了“以用促学”的效果。“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个被看见的好学生。”吴晶晶说。

在波密,这一模式正为民族地区教育注入新活力。粤藏两地学生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广州团队聚焦数学建模,波密学生则结合民族文化设计介绍家乡的小程序。两地教师联合研讨数智工具如何赋能课堂。”作为广州援藏工作组的一员,波密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道宇表示:“我们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AI教育为缩小区域差距提供了新路径。”

在波密桃花盛开的校园里,这场跨越3000公里的AI教育实践,不仅是学生对于未知的深度求索,也打破了教育资源的地域屏障。当粤藏学生共同敲下代码时,他们书写的不仅是程序,更是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脚本。

李星龙 红星新闻记者 郭晶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