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生步入65岁这一阶段,它象征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一时期,人体结构和功能开始经历显著的退行性变化,表现为步行速度减缓、偏爱柔软食物、容易感到疲倦、视力减退以及反应速度下降等诸多方面。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改善日常饮食习惯无疑是一个良好的起点。毕竟,“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不仅满足我们的饥饿感,更是为了从中获得必要的营养以支持生命的延续和活动需求。
营养素是维持生物体繁殖、生长、发育以及生存等生命活动和过程的基础。然而,有人可能会问,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是否应该减少食量,比如将每日三餐减至两餐?
针对这个问题,最新版《老年居民膳食指南》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对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而言,不仅要坚持一日三餐,还要注重饮食的整体原则,合理的饮食习惯才能真正有助于健康长寿。
根据该指南,建议老年人(65~79岁)的饮食应多样化。在保持成年人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例如大豆制品、奶制品等。
同时,不应过分限制食物种类,力求每餐都有蔬菜,特别是深绿色蔬菜,如菠菜、油麦菜、苋菜、油菜、花椰菜等,适量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且品种尽可能多样化。
与家人或朋友一同用餐不仅能增进食欲,享受食物的美味,还有助于保持饮食清淡。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味觉会逐渐改变,对咸味的需求会增加。因此,控制每日食盐摄入量至关重要,全天不应超过5克。
此外,有些老年人出于对健康的担忧,会选择完全素食的生活方式,认为这样能够延年益寿。实际上,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与其完全不吃肉类,不如合理搭配各种肉类食品,如禽畜肉、水产品等。
按照老年膳食指南的建议,每日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可以达到120~150克,包括鱼类40~50克、禽畜肉40~50克以及蛋类40~50克。
要满足上述饮食要求,老年人坚持每日三餐是最佳的饮食模式。除了饮食之外,在《老年人膳食指南》的核心推荐中还提到,老年人应积极参与户外活动,以延缓肌肉衰减并预防肌肉减少症。
保持适宜的体重和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都是构建健康防线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