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6日讯昨天,大型跨地域青铜器特展“吉金光华——鲁川渝云贵桂青铜文化臻萃展”在青州博物馆开展。
“吉金”即青铜器,青铜器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载体,其铸造技术与礼制功能,共同构成了古代社会的信仰体系与权力象征。展览以“吉金”为名,映射中华文明的技术突破与艺术巅峰。
山东、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6省市带着184件文物组团“出道”,展览主体由“川渝地区”“云南地区”“黔桂地区”三大单元构成。从巴蜀王国的奇幻诡谲,到云岭古域的神秘部落、从西瓯骆越的文明智慧、再到海岱文化的交融密码,一部用青铜写就的中华多元一体演进史正徐徐展开。
西南地区青铜文化的起源可追溯至遥远的先秦时期,与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交相辉映。展览选取了各地区的最具代表性的遗址,展现巴蜀、滇、夜郎等古国文明的独特创造力及其与中原文明的交融历程,讲述中国西南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
川渝地区
图源:青州博物馆
川渝地区的青铜文明讲述了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等地的重要青铜文化,这部分展出三星堆遗址近年新出土的商代铜人头像、铜人面具、铜眼形器、铜鸟形饰等,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铜人头、龙形铜饰、鱼形金箔饰、石虎等,反映了两个遗址文化的延续性,也体现了古蜀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宗教信仰。还选取了四川地区典型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同时,将山东、川渝地区的出土器物与中原地区相互对照,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互动与融合。
青铜人头像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图源:青州广电)
到了东周时期,巴蜀地区的青铜文化蓬勃发展,其青铜器兼具实用性和地域性,融合了中原、西南夷及北方草原文化的多元特征,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
带鞘双剑成都文物研究院藏(图源:青州广电)
云南地区
图源:青州博物馆
同为东周时期,云南的青铜文化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尽管其起步相对较晚,但石寨山文化等青铜文化的兴起,标志着云贵高原青铜时代的到来。青铜器上常出现动物、人物等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西汉 驯马场面贮贝器 “吉金光华——鲁川渝云贵桂青铜文化臻萃展”展出
蛙形銎铜钺,昆明市博物馆藏(图源:青州广电)
黔桂地区
图源:青州博物馆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夜郎”古国可能就在这里生活、发展。
夜郎文明广泛吸收了来自氐羌、巴蜀、滇、百越、楚及中原等多个族群的文化因素,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青铜兵器、容器、生产工具和装饰器。
曲刃铜矛,黔西南州博物馆藏(图源:青州广电)
在广西地区,考古学家们通过发掘土坑墓、岩洞葬等遗址,发现了大量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生活着瓯骆两支族群,他们创造出如扁茎短剑、靴形钺、羊角钮钟以及铜鼓等特色器型。
随着秦的统一,广西各族群与汉文化一直处于不断融合的状态,器物在器型和纹饰等方面显现出中原风格。
东汉 铜鼓 “吉金光华——鲁川渝云贵桂青铜文化臻萃展”展出
鸟纹铜鼓广西民族博物馆藏(图源:青州广电)
从西南秘境到齐鲁大地,
青铜器承载的不仅是历史,
更是人类对永恒的追问。
青州博物馆邀您共赴这场“吉金之约”
——看六省市文明如何以青铜为墨,
书写中华文化的壮阔史诗!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3日。网友们可通过青州博物馆公众号、抖音平台线上购票,或于博物馆现场购票参观。
闪电新闻编辑 李凯丰 综合青州博物馆、青州广电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