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教育链” 亲子研学激活乡村“双链”经济

作者:王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4-18 18:01
注册公司服务中心 - 财务

本文转自:天水日报

甘谷县安远镇

“产业链+教育链” 亲子研学激活乡村“双链”经济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景春燕】4月12日,甘谷县安远镇“千年柳城 仙果小镇产学研示范带”迎来首批研学体验者。红缨幼儿园31名儿童在家长和教师的陪同下,走进现代农业园区展开“亲子探秘设施农业”实践活动,绘就了一幅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反哺产业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清晨的大城村蓝莓基地里,孩子们穿梭于齐腰高的果丛间,睁大双眼观察蓝莓不同成熟度的色泽变化。“像葡萄但更娇嫩,原来蓝莓是这样生长的!”五岁的张子轩举着对比卡兴奋喊道。基地负责人宋立众化身“自然导师”,通过实物教学引导认知:“青果酸涩需耐心等待,转变成紫色时果实就会很甜了。”

  相邻的北城村玲珑小番茄大棚变身竞技场,“最甜番茄”评选活动让亲子组合忙得不亦乐乎。产业园特别设置的“儿童采摘区”里,王梓萌踮脚摘下红果放入竹篮,家长手机定格下劳动收获的灿烂笑颜。在陇上椒集团全产业链展示区,从育苗棚的嫩绿秧苗到生产线的翻滚辣椒面,孩子们直观见证了“一颗辣椒的奇幻漂流”。

  巩川研学基地非遗工坊内,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引发创意碰撞。秦腔脸谱绘制课堂上,红脸忠勇、黑脸刚直的美学符号跃然童趣笔端;油纸伞面的蓝莓紫与辣椒红泼洒着天马行空的想象;菌菇团扇上的卡通笑脸,则演绎着农耕文明的年轻表达。

  院落里的柴火灶台升腾起代际对话的炊烟。家长手把手教授火钳控火、竹筒吹燃传统技艺,孩子们“弓指运刀”处理鲜蔬的专注模样,让家长李雨珊倍感欣慰:“这些即将消失的生活技能,正在劳动体验中完成文化传承。”当亲子协作的西红柿炒蛋端上木桌,不仅收获了美食,更是在泥土芬芳中印证“生活即教育”的育人真谛。

  这场跨界研学也带动了“产业链+教育链”的双链互动。据统计,当日蓝莓基地采摘量同比增长210%,小番茄亲子采摘收入达平日3倍。家长们在微信朋友圈以及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上发的“枝头蓝莓”“辣椒生产线”等内容的短视频获赞超2万次,带动周边农户接到百余个采摘预约。“参加活动的孩子都能准确说出育苗湿度参数,产学研融合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带队教师王雪欣喜地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安远镇全力构建“产业+研学+旅游”立体发展模式。截至目前,该镇已将5个特色农业基地、2个非遗工坊纳入研学网络,开发12类实践课程。暮色中返程的孩童怀抱着辣椒苗盆栽和手绘团扇,研学手册上的蓝莓叶与灶台炭迹勾勒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