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都没有备胎了,省油还加空间,汽车备胎如今是鸡肋配置吗?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4-21 09:02
中关村国际人才会客厅 - 运营部

在这个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我们不得不聊聊一个看似微不足道,却又牵动每个车主心弦的话题——备胎。

汽车上有许多配置,但有许多配置其实使用率并不高,例如备胎就是其中之一。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人建议可以移除车上不常用的备胎,他们认为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

备胎的使用率极低,不少车主也不会换备胎

首先,备胎的使用率极低,很多人直到车卖掉都没有使用过备胎。其次,现在的车主大多数都不具备自己动手更换备胎的能力,不用说如何使用千斤顶了,甚至轮胎上的螺母可能都没有力气卸下来。大多数车主在路上遇到轮胎问题时,通常会选择打电话给紧急救援。

  • 减轻重量

非全尺寸的备胎重量虽然不如正常轮胎重,但加上轮毂也有30到40斤以上的重量,移除备胎本身就可以减轻车辆的重量,从而起到节油的作用。

  • 增加储物空间

此外,移除备胎后,原本存放备胎的空间可以变成一个相当可观的储物空间,可以放置许多物品。

  • 快速解决方案

配合车载的充气泵和补胎液,已经能应对绝大多数路况下的轮胎问题,换备胎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高速上还更加危险,速补液已经能够让你坚持到汽车站了。

另外,不知道大家发现没,现在新能源车几乎都不配备胎了,而油车车主也在纠结: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拆下来省空间?

  • 轻量化为王

在新能源车设计中,“轻量化”就像是设计师们的紧箍咒。每减轻1公斤重量,续航里程就能增加约0.5-1公里。一个全尺寸备胎通常重达20-25公斤,去掉它就意味着潜在10-25公里的续航提升

  • 空间即续航

电池才是新能源车的“心脏”。传统的备胎槽位置,现在多被占用来安装电池组或其他关键部件。比如,特斯拉Model 3的电池包就巧妙地填满了整个底盘空间。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电池容量,还优化了重心,一举两得。

  • 智能化应急方案

新能源车普遍采用了更先进的轮胎技术。以比亚迪为例,其多款车型使用的是自修复轮胎,能够自动修复直径不超过6mm的穿刺伤。

  • 成本控制的隐形战场

虽然一个备胎的成本看似不高(约800-1000元),但对于年产数十万辆的车企来说,这笔开支可不小。取而代之的充气泵和补胎液组合,成本可能只有备胎的1/3左右。这种“节流”在利润率本就不高的新能源车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我的观点呢,备胎作为车辆的应急功能,虽然不是一个常用配置,但不能没有。特别是对于经常跑长途或自驾游的车主来说,备胎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许多官方建议汽车备胎在4至6年内更换一次。从实际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这个时间适当延长一些,但最好在6到8年后进行一次更换。对于那些采用外挂式全尺寸备胎的车辆,如果经常跑长途或自驾游,建议备胎应该在大约4年左右更换一次。

同时,备胎的胎压也需要定期检查,保持在3.0bar以上,而许多备胎的默认胎压在4.0bar以上。最后,车辆通常会随车附带换胎工具。

如果有必要,车主可以先熟悉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以避免在紧急情况下手足无措。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拓荒牛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