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跑马,意义远不止酷炫表演

作者:王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4-21 16:00
资质办理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谈 琳

刚刚过去的周末,全球首场“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在北京鸣枪开跑,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无数视频和图片涌上各大平台。参赛机器人的踉跄与坚持,人机互动的笑点与深思……让这场马拉松远远超越了酷炫的表演,成为我国具身智能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场景。

这是具身智能的一次全民科普“公开课”。当各种参赛机器人被做成微信表情包,当“机器人无头还能奔跑”成为热搜话题,当工作人员追着给机器人降温的视频被反复播放,持续走高的流量释放了深度科普的空间。有人看热闹,就有人讲门道;有人评价机器人美丑高矮,也有人分析机器人防摔倒的算法;上一秒有人在为机器人的笨拙而尴尬,下一秒就有人晒出了莱特兄弟试飞的图片。互联网围观打破了圈层界限,奔跑的机器人以最直接的互动方式传播了前沿新知,实现了广泛的技术祛魅,更点燃了全民的科学热情。

这是对具身智能技术的一场集中测试。21.0975公里的赛道上有坑洼裂缝,也有陡坡转弯,仅精密关节运动就要完成约25万次,完赛难度在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其他国家的类似赛事或检测,要么在室内,要么只有区区几公里。这次比赛中机器人奔跑的速度、避障的灵活度,以及换电的频次和效率,实质上是对环境适应、运动控制、续航能力、通信干扰等技术的极限测试。其中的每一项技术,都对应着未来生活中具体的应用场景;每一点突破和改善,都凝结着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汗水。也正因如此,“参赛即成功,完赛即英雄”成为人们对赛事共同的感受和心声。

这是具身智能产业迈向未来的一个新起点。主办方敢于组织一场难度空前的赛事,20支参赛队伍敢于把自家产品拉到直播镜头下“遛遛”,展现的是不怕自曝其短的自信和开放,更是以问题为导向将产业推向高端的坚定步伐。20支队伍的背后,是具身智能技术产学研用的全链条参与,是各地加快布局未来产业的生动实践,是今年我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占全球一半的蓬勃态势。比赛中,机器人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起来……那些原本没有思想的钢铁之躯,已经承载了国人共同的期待:今天的跌倒,是为了未来走得更好更远——让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造福千家万户。

无疑,目前我国具身智能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太多的难题需要去攻克,通过一场比赛也无法验证和解决所有的技术问题。但我们仍然可以相信,赛道上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将通向具身智能的下一个传奇。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