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我院蜀山馆热展的《大美黄山——黄山主题绘画特展》共展出黄山主题绘画作品100多件,今天给大家介绍其中一件展品,莫春晖的《黄山图册》。
莫春晖字广元,号葵斋,生卒不详,安徽黟县月塘人。移寓吴门,幼即嗜写山水,年十五省父于江苏太仓。以所画树石谒王愫,愫以为可教,乃授其画法。莫春晖亦善南宗正派山水,笔墨清润,疏老苍秀。兼善诗文,著《黄山游草》一卷,收诗69首,嘉庆刻本。此外,莫春晖还精于医术,乐于治病救人。平生好游,晚归故里。
《黄山图册》1册12幅,纸本,设色,每幅纵21.5厘米,横16.3厘米,是莫春晖临摹戴本孝的《黄山图册》而作,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而戴本孝原作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纸本,墨笔,纵21.5厘米,横17厘米, 12页,绘黄山十二处风景名胜,是戴本孝1675年3月游黄山的行踪纪实,每页按行踪先后标上序号如下:1.双溪2.杨干3.桃花岩4.白龙潭5.朱砂庵6.天都峰7.文殊院8.莲花峰9.炼丹台10.云谷11.后海始信峰12.洋湖 ,款署:“乙卯三月望日画于迢迢谷之守砚庵。”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册页的引首有莫春晖题字,说明曾经过莫春晖之眼。
莫春晖《黄山图册》是临摹戴本孝的作品,所绘景点与戴本孝相同,甚至两本册页连尺寸大小都相差无几。《双溪》《杨干》皆写黄山脚下小景,村舍茅屋、水碓栈桥、清溪竹排,充满了生活的情趣。《白龙潭》《天都峰》《莲花峰》则是画家描绘黄山山中的景色。《白龙潭》图绘山石峭峙,几道瀑布飞流直下,落入涧底,浪花飞溅,水流湍急。《天都峰》《莲花峰》图绘危峰高耸,直矗天际,则表现了黄山的壮丽雄奇、云雾飘渺,犹如仙境。
双溪
杨干
白龙潭
天都峰
莲花峰
在构图上莫春晖仿王蒙的繁复深秀,峰峦数叠,林木浓郁,勾线空灵,苔点细密。善用枯笔,柔而能刚,枯中见润。在技法上,以元人的干笔皴擦法参宋人的小斧劈画家乡美妙风景,画面高古而不荒寒,别具一种淡逸含蓄的韵味,具有典型的新安画派风格。此图虽较戴本孝原册略逊一筹,但也不失为一套黄山图佳作。
每幅图莫春晖都题上戴本孝原作诗文,并和戴诗次韵一首,署款有“葵斋”“莫春晖”“月塘钓者莫春晖”“黟山莫春晖”,每幅均钤莫春晖印章,有“葵”“斋”连珠印、“樵贵谷人”白文方印、“春”“晖”连珠印、“莫春晖书画记”朱文方印。
最后一幅《洋湖》除了题写戴本孝原诗和莫春晖和诗外,还附有莫春晖题跋:“稼轩先生见予所藏戴鹰阿画《黄山图册》,属予临仿。鹰阿有诗十三章,因次原韵悉和之,并录原咏于后,异日登峰造极,按图征诗,堪为胜游一助。然画陋句拙,远不如鹰阿,只以增愧,幸祈斧正之为幸。乾隆癸丑孟冬月,黟山月塘钓者莫春晖写并题于姑苏山塘之自适书屋。”乾隆癸丑为1793年,前文提及莫春晖有《黄山游草》一卷,嘉庆刻本,综合起来推测莫春晖应该是清朝乾嘉时期人。
洋湖
册后附著名学者陶葆廉1893年题跋:“葵斋先生书画俱入神品,尤工诗。予昔得一小卷,仿倪迂笔也,其题云:‘妙谛真如百结登,清于野鹤淡于僧。何因梦见倪高士,江上青山画几层。寥寥数笔写荒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意到何妨笔不到,偏于笔外耐人看。’真三绝也,忆其年月与此卷同时所作,笔墨亦极相似,皆可宝也。癸巳夏四月,拙存识。”对莫春晖书画艺术给以极高评价。
陶葆廉题跋
展览名称:大美黄山——黄山主题绘画特展
展览时间:2025.3.29——5.18
展览地点:蜀山馆五楼
主办单位:安徽博物院 中国美术馆
供稿:李艳红
编辑:张梅
终审:卞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