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无字碑》在梅兰芳大剧院唱响,编剧罗周笔下的武则天什么样?

作者:王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4-21 17:01
软件著作权服务中心-企业CBD - 服务中心

4月13日至21日,“江苏文艺名家晋京——罗周编剧作品展演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4月20日晚,苍劲的秦腔在梅兰芳大剧院唱响,由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一级编剧罗周执笔的大型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在这里精彩上演。


该剧由西安三意社历时六年精心打造,三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侯红琴、李小雄、张涛担纲主演。剧情紧凑流畅,音乐唱腔雄浑大气,当晚的演出赢得了众多戏曲爱好者及专家学者的好评。


如编剧罗周所说:一万个人眼中,就会有一万个武则天。那么,罗周笔下的武则天是什么样的呢?

对于《无字碑》的题旨,罗周表示,若解为“权力对人性的异化”,总觉得失之“宽泛”。“她太复杂、太多元,推动她行为的,不是外在压力,而是内心诉求。善邪恶邪,则像无字碑一样,叫人难以评判。《无字碑》的价值与独特性,正在于它呼应、尊重了武则天不肯被‘盖棺定论’的选择,以相对冷峻、客观、白描般的手法来呈现主人公在登临帝位前最重要的那一年的所作所为。”


在罗周看来,武则天登上帝位的过程中,拦在她面前的,除了早夭的长子外,最主要有四个人:李治、李贤、李显、李旦,正是她最亲近的家人。于是便有了这部戏的结构,四场主戏分别对应武则天与李治(“钩心”)、与李贤(“进饼”)、与李显(“入戏”)、与李旦(“面碑”)的“交锋”,讲述了一代女皇如何越过理法、伦常、血脉,登临帝位的故事。


秦腔有中国戏曲“活化石”之称,武则天在长安生活数十载,且身后“无字碑”长留陕西——在西安三意社社长、剧中“武则天”的扮演者侯红琴看来,三意社排演《无字碑》是一件“天时地利人和”的事。秦腔《无字碑》自2024年10月首演以来,历经多轮打磨提升,先后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2023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第十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特别推荐剧目”等。

“江苏文艺名家晋京——罗周编剧作品展演系列活动”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承办。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展演为期9天,第四届江苏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罗周携六大剧目亮相北京。目前,昆剧《六道图》、扬剧《郑板桥》、昆剧《世说新语》、闽剧《幻戏图》、秦腔《无字碑》已先后上演。越剧《织造府》作为收官之作,将于4月21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任雨风

(江苏省文联供图)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