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见2025年4月21日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与金融服务机构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联合发布第三年度《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2024年的调研显示,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整体得分为71.8/100,相比去年的68. 7分继续提升,这一结果可能源于高学历人群占比较往年提高、低分群体补足基础金融知识短板、居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等多重因素。从群体细分来看,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各个群体的平均得分在过去三年中均有所提高或维持不变,且地区差异逐渐缩小。
连续三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的金融活动参与度不断提升,且参与金融行为数量越多的受访者金融素养往往越高。投资类行为对金融素养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具有金融投资经验的居民在各维度的金融素养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证券投资者在全部六个金融素养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居民样本,与此同时,金融素养提升也有助于投资者践行理性、健康的投资行为。
数据还显示,金融素养较高的居民对养老准备的认知更充分,在社保缴纳年限等基础养老问题上正确率明显高于金融素养得分较低的群体。高分组受访者对补充养老的必要性和相关途径的认知更为清晰,高金融素养群体的个人养老金开户和购买行为也更积极。
然而,与中国居民金融参与度和金融素养水平持续向上的趋势相比,长期财务规划仍是其表现较为薄弱的环节。仅半数受访者表示拥有明确的长期规划,占比较去年有所下降。18岁以下和65岁以上群体的差距尤其明显,而即便是面临更多元和复杂的财务需求、处在养老准备黄金期的26-45岁受访者拥有长期财务规划的比例也仅为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