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和美团势如水火、剑拔弩张,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
京东、美团开始主动出击
在即时零售领域,美团和京东算是彻底杠上了。
日前,美团、京东主动出击,先后公布了即时零售新举措。美团面向全国消费者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京东则表示,本季度京东将再招收不低于5万名全职外卖员,全额足额全部缴纳五险一金且所有费用都由公司承担。
图源:美团
2025年开年以来,即时零售行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各大企业竞相角逐的关键战场。美团与京东两大巨头接连落子,二者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接下来,让我们分别剖析这两大巨头的举措,看看他们有何不同,又有何目的。
先来看美团,本次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的推出,标志着美团将进一步发展即时零售业务。
要知道,过去美团闪购并没有设置独立入口,主要依托于美团外卖,区别只是买餐或买非餐食。而现在,打开美团APP,即可发现“美团闪购”已经出现在首页,并且已经升级为第一入口,其业务所涉范围宽广,包含数码家电、美妆个护、日用百货、休闲食品等众多品类。
美团方面表示,“美团闪购”的品牌定位是“24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该品牌上线后,全国消费者便能通过美团App首页进入“美团闪购”,选购生活万物,下单后平均30分钟即可送达。此外,美团闪购还表示对商家坚持行业最短的3天账期,支持随时提现。
李响了解到,在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推出后,小米手机等众多品牌纷纷通过官方微博平台宣布入驻美团闪购。同时,360 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以及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都转发了美团闪购发布的广告宣传视频。
图源:微博
说完美团,再来看京东。“美团闪购”上线当天,“京东黑板报”公众号发布文章《京东不打口水仗,但会坚持说实话》表示,平台已经上线“自营秒送”电商业务,全国有超过十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全部接入了秒送,业务范围几乎覆盖全部品类,平均送达时间快于30分钟。
因秒送业务发展迅速,京东将再招收不少于5万名外卖员,并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
时间倒回2024年5月,彼时京东将旗下即时零售品牌“小时达”与“京东到家”等进行整合,升级推出“京东秒送”。截至当下,京东自营秒送业务已实现对商超全品类、服装、化妆品、家电手机等电子产品、药品等几乎所有品类的全面覆盖,凭借自营品质+秒送服务,全力保障用户体验达到最优。
今年4月初,达达发布公告称,将并入京东旗下全资子公司,由京东全资所有。对此,业内人士解读为,这是京东为了更好地发力即时零售业务。如今,随着外卖员队伍的进一步扩充,京东即时零售的运力与业务发展想必也将迎来新突破。
可以看到,无论是京东还是美团,都把即时零售当成了香饽饽,二者间的激烈争夺已全面开启。
即时零售大战全面打响
任何动作都是有迹可循的,美团推出“美团闪购”品牌背后的动因,也可以从2024年财报数据中窥见一二。
财报显示,去年美团配送服务收入达980.7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长主要源于交易笔数的增加。截至2024年末,美团闪购已与超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41万本地小商户以及超570家品牌商达成合作。
另有数据显示,目前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除餐饮外卖外,即时零售已成为美团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如今美团对即时零售战略进行升级,或许也是为了巩固并扩大这一优势。
某种程度上,美团闪购的品牌化,是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所推行的一项战略升级举措。其核心在于借助品牌整合,强化消费者认知,进而形成与京东即时零售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这一品牌化策略,不仅提升了商户的合作积极性,促进了供应链的协同合作,还推动了本地零售生态的数字化升级。
简单来说,美团即时零售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在这一基础上,美团闪购通过品牌化能够进一步凸显差异化优势,并依托现有规模,有效应对京东“秒送”所带来的长期竞争挑战。
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举措可以深化美团全站用户对美团即时零售业务的认知,推动全品类业务的拓展与增长;还能够提升即时零售在美团内部的组织地位,后续有可能开展组织架构调整。
对美团而言,即时零售是“零售+科技”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与外卖业务共同构建起生态闭环,在有效抵御竞争对手冲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于京东方面,大规模招收外卖员,其目的也与美团也有共通之处。众所周知,在即时零售领域,稳定的配送团队向来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京东通过招募更多全职骑手,并为其提供完备的社会保障,能够大大降低骑手的流动性,从而保障配送服务的稳定与高效。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更能满足即时零售市场快速发展下对配送资源的迫切需求。招收大量全职骑手并给予优厚待遇,或许正是京东应对市场变化、实现业务增长的有效策略。
换句话说,在即时零售市场中,京东与美团等对手已经展开激烈角逐。这种情况下,通过提高骑手待遇、补充配送运力,京东有望放大自身优势,缓解来自美团等竞争对手的压力。
最近几天,美团与京东的火药味相当浓烈。先是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社交媒体上炮轰京东外卖,刘强东回应“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
再到美团闪购上线后,宣传视频特别提及网购时“你的东东再等等”,同时,京东黑板报发文称,品质堂食餐厅的外卖GMV比“幽灵外卖”1000万单还大,双方似乎都在暗指对方,互相内涵。
表面上看,即时零售战场硝烟弥漫,京东和美团你来我往的竞争态势早已显露无遗;但从实际上看,这场竞争正处于战略布局推进的关键期,真正的博弈不过才刚刚开始。
即时零售比拼的是什么?
话说回来,在即时零售这场竞赛中,各路玩家究竟比拼的是什么?
谈及这个问题,大家往往会第一时间联想到配送速度,毕竟在即时零售领域,谁能更快地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谁就能占据竞争先机。
但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是一场多维度、全方位的较量。除了速度,商品品质也是关键,只有提供丰富多样、品质上乘的商品,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服务质量也不容忽视,从售前的专业咨询到售后的贴心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感受。
简单来说,即时零售比拼的是配送效率、消费体验和商品力,是一场综合实力的大考。其中,配送效率决定了平台能否高效兑现履约承诺,消费体验影响着消费者的忠诚度与复购率,而商品力则直接关乎能否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做到尽善尽美,平台才能在即时零售“大战”中抢到属于自己的一块“蛋糕”。当下,真正的竞争已经正式开始,就看谁能把故事讲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