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搞不清楚为什么,总是有人把“穷”、“抠”和“极简”绑定。
有时候很想说几句,但是深感:“永远不要试图说服一个人。”
网友@平安朝 说:
“最近迷上了看沉浸式消耗和断舍离极简的视频。脑子一热的我马上去收拾屋子,结果我根本没有什么可以扔的无用之物。其他博主说的,极简之后不再买包、杂牌化妆品、手机壳、衣服等等,我盘点了一下,因为穷,我根本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里也和姐妹们说一声,你本来就很穷,不用再极简了!”
看完这段话,我的嘴角比AK还难压。
因为穷,精打细算只买必需品,这是已经走上了极简之路而不自知吗?
让我想起那个笑话。
因为太穷了,所以根本不担心骗子和诈骗电话,毕竟银行卡余额也就三位数。
每天用六位数的密码,保护着三位数的余额。
想对这位网友@平安朝 说一句,除了上面那些东西,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舍弃的物品。
为了避免这些刻板印象,今天不再分享“穷人”和普通人的极简日常了,咱们来看看一个有钱人的极简生活日常——乔布斯。
史蒂夫·乔布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发明家、企业家,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曾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
他的富裕程度应该没人会质疑吧,但他生前也是个典型的极简主义者。
为了减少在穿搭上花费时间,避免自己精力浪费,他选择了固定搭配。
永远穿黑色上衣+蓝色牛仔裤+运动鞋。
这一方面是为了塑造个人品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决策疲劳”。
决策疲劳是指个体因连续决策导致认知资源消耗,进而出现决策质量下降、情绪波动及自控力减弱的心理状态。这一概念由加拿大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基于“自我损耗理论”提出,认为意志力资源有限,频繁决策会加速其消耗。
我们普通人虽然不能这么极端,一套搭配走天下,毕竟咱也不是一分钟几千上万的人。
©视觉中国
而且天天穿同一套衣服,可能会有同事蛐蛐咱天天不换衣服,哈哈。
但还是可以在某种层面上借鉴一下。
比如,用复购代替选购。
有些常用的日用品,如果没什么太大的缺陷,没必要每次都花时间精力挑选,而是可以固定回购同样的东西。
有张很有名的图片,乔布斯坐在没有沙发的地上。
客厅完全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奢华,而是只保留了基本的生活用品:灯、书籍等物。
200平的房子里,空空荡荡,几乎没有任何家具。
他说:“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让你的想法变得清晰明了,让它变得简单。一旦你做到了简单,就能搬动大山。”
确实如此,拥有的物品太多,我们反而没法好好利用。
房价高昂,别让闲置的旧家具、大家电占用我们宝贵的空间。
适当留白,有呼吸感的空间才更舒适。
生活中践行极简,工作中他也一样。
大家都知道,苹果手机以其简约的设计出名。
他追求极致的简约,包括管理公司、设计产品、广告宣传的理念等等。
©视觉中国
我们普通人也是如此,在工作上,优先把握住重要的事项很关键。
忘记在什么书上看过这样的一个说法,让我感觉有点醍醐灌顶:
“我们制定年度计划时,可以先列出自己想完成的所有计划,然后按照优先级,把你认为不重要的计划都删掉。只保留其中最重要的一到二项,然后这一整年,都朝着这最重要的目标去努力。”
这也是一种目标极简。
极简从来都不是吃素菜,穿同款衣服,住空荡荡的屋子,而是一种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