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闻|女子被骗后想找“黑客”挽回损失,结果再次上当!警惕骗局“回马枪”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4-23 15:01
注册公司服务中心 - 财务

找工作遭遇电信诈骗,00后女子第一时间找“黑客”挽回损失,没想到再次被骗。

近日,马女士向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漕河泾派出所报案,称在网上收到一份招聘邮件后,根据对方要求下载了一款投资理财App,在投资1600元后意识到可能是诈骗。

虚假招聘邮件 本文图片均为上海徐汇警方提供

马女士没有选择报警,而是点击网站上一则“如遇被骗,可帮助追回”的广告,联系对方能否追回钱款。对方以“防止恶意追回,需缴纳4000元保证金”为由再次向马女士行骗,轻信“黑客”的马女士又一次进行了转账。直到发现手机上一直未曾接听的“96110”反诈中心电话,她才意识到被骗,便来到派出所报案。

警方接报后,立即开展侦查,并迅速锁定两次涉诈的犯罪嫌疑人袁某。袁某到案后,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据其供述,他曾经将自己的银行卡账户及密码提供给他人,现在愿意积极退还马女士全部被骗资金。

目前,犯罪嫌疑人袁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徐汇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其余犯罪嫌疑人的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民警帮助被害人追回资金后,被害人送来锦旗

记者查询发现,类似情况时有发生,不少受害人被骗之后,在自认倒霉和报警之间竟选择“再次被骗”。

警惕骗局“回马枪”!十年前投资被骗,现在能“退钱”?

近日,一对老年夫妇走进宁波一家银行,焦急地向银行工作人员求助:“我们接到法院的电话,说之前投资被骗的13万元,现在填写资料就能退6%的钱,你帮我们看看这是不是真的?”

银行财富经理接过合同,发现签约方的属地信息和老人接到的电话不符合,且该电话已标记为“骚扰电话”。

“这明摆着就是诈骗。”为进一步验证猜测,经理征得老人同意后进入所谓的“返款”小程序,发现需上传银行卡密码等隐私信息,她又尝试拨打“法院”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

情况紧急,银行工作人员立即启动警银联动机制,短短几分钟,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白鹤派出所民警干小刚抵达现场。

“这是典型的二次诈骗!骗子专门挑选曾经被骗过的老人用返款作诱饵,企图再次实施诈骗。”为让老人彻底信服,干小刚再次拨打了那个“法院”电话,结果依旧无人接听,老人开始对“返款”真实性产生动摇。

在大家的轮番劝说下,老人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老两口十年前投资时不慎被骗,此次接到“返款”电话,他们满心以为能弥补当年的损失。却没料到骗子利用急于挽损的心理,向他们设下新的骗局。

经过民警与银行工作人员一个多小时的耐心沟通,夫妇俩终于彻底打消疑虑,放弃了继续“返款”的操作,成功避免了二次受骗。

注意!被骗后应立即报警或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千万不要在网上寻求帮助,否则你可能会遇到更多骗局!

01

“热心网友”提供“帮助”

一旦在网上发贴求助,你可能会收到“热心网友”的各种回复:

网友的热心不止于此,他们还会给你一个联系方式,说是这位“黑客”帮他追回的:

实际上,“热心网友”往往只是骗子的“托”,所谓的“黑客”也是骗子伪装,所谓的“技术手段追回”,只是骗子用来诈骗“技术费”“手续费”的幌子。

02

“法律咨询机构”帮忙“追回”

骗子会伪装成“法律咨询机构”,通过话术诱导添加类似“追回中心”等经过伪装的QQ。

事主发送被骗证据后,对方便会发来截图提示“成功追回”,但资金被“冻结”,需要充值VIP才能解冻,一旦信以为真,就会再度上当受骗。

03

“警察”也来“帮忙”

搜索过程中,还可能会跳出骗子伪造的“警察”广告、联系方式等。一旦联系上,很容易会被对方“专业”的头像、名字等修饰迷惑。

“警察”会声称已经将骗子账户成功冻结,但想将资金“追回”,还需要“带动资金”,一旦转账即上当受骗。

若已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请牢记以下几点

第一,立即报警。向当地公安机关详细陈述您的遭遇,提供所有相关的证据和信息,警方拥有专业的手段和资源来追踪诈骗分子和挽回损失。

第二,切勿轻信任何声称能够快速、轻松帮您追回损失的陌生人。很多二次诈骗就是利用受害人急于挽回损失的心理实施的。

第三,及时修改与被骗相关的账户密码,包括银行账户、支付平台等,以防止诈骗分子进一步获取您的个人信息和资金。

第四,通知您的亲朋好友,告知他们您的遭遇,防止诈骗分子利用您的信息对他们进行诈骗。

第五,吸取教训,加强对电信诈骗手段的了解,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避免再次成为诈骗的目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编辑 袁野 实习生 杨少帅 综合澎湃新闻、宁波公安、极目新闻、杭州网、湖北网警等)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拓荒牛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