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大叔独居森林27年!他用半辈子造了个 “鹭鸟天堂” !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4-24 14:03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你能想象在城市中心独居森林是什么体验吗?广东顺德 56 岁的冼铨辉大叔,从 30 岁开始做了一件 “疯狂” 的事 —— 在城市群中打造了一片 170 多亩的鹭鸟园,与上万只鹭鸟相伴 27 年。如今,一座会 “呼吸” 的博物馆从林中长出,继续讲述他与自然共生的故事。这究竟是怎样的传奇人生?

从竹农到 “鸟叔”:一场与鸟儿的意外相遇

1998 年,冼叔租下一片荒地种竹子,本想用作搭棚材料,却没想到竹子成林后,竟吸引了第一批 “客人”—— 几十只候鸟。看着鸟儿在竹林间盘旋,他突然意识到:“比起砍竹卖钱,让这里成为它们的家更有意义。”

于是,他停下了砍竹的手,开始自学鸟类保护知识。为了防止偷猎者,他搭起瞭望塔,养了护林犬,甚至徒手挖出一条 1200 米长的 “护林河”,将核心区与外界隔开。“挖河时手上全是泡,但想到鸟儿能安全过冬,就不觉得累了。” 冼叔笑着说。

与鸟共舞的 27 年:从 “打工鸟” 到生态奇迹

鹭鸟在广东被称为 “打工鸟”—— 清晨飞出去觅食,傍晚归巢,如同城市里的上班族。冼叔的鹭鸟园里,最多时栖息着 3 万多只鹭鸟,白鹭、夜鹭、丝光椋鸟…… 它们在竹林间筑巢、孵蛋、教幼鸟学飞,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为了不打扰鸟儿,冼叔定下规矩:“不靠近核心区,不投喂,不干预自然法则。” 每年候鸟迁徙季,他都会爬上瞭望塔,记录鸟群数量变化。“有一年夜鹭少了几百只,我在园区转了三天,直到发现它们只是换了筑巢点,才放下心来。”

林中长出的博物馆:用建筑向自然致敬

2025 年,一座松木与清水混凝土打造的云鹭湿地博物馆落成。建筑师陆轶辰说:“设计灵感来自鸟叔的守望 —— 四个叠摞的‘筒’状结构,像四台望远镜,分别对准树根、树干、树枝和树梢。”

走进博物馆,透过两端透空的 “筒”,能看到鹭鸟从大王椰树梢掠过,阳光穿过水杉枝叶洒在展厅地面。建筑特意避开湿地核心区,保留了歪歪斜斜的老树,连施工时都小心翼翼:“我们像插积木一样把房子‘放’进森林,尽量不破坏一棵植物。”

从 “异类” 到守护者:孤独坚守背后的温柔

冼叔的手机里存着上百张鸟群照片,每张都能讲出故事。曾有人笑他 “放着钱不赚,守着一群鸟”,但他指着天空说:“你看它们飞得多自在。” 如今,他干脆搬到园区内居住,每天清晨在鸟鸣中醒来,巡逻时顺路给护林犬带块肉骨头。

博物馆里,一幅《鹭鸟迁徙图》格外醒目。冼叔说:“希望孩子们来看鸟时,能知道城市里还有这样一片自然角落。” 他的故事,让钢筋水泥间有了温柔的喘息,也让我们看到:当人类选择退后一步,自然会给出最动人的答案。

你如何看待冼叔的 “森林人生”?如果有机会,你想亲身去看看这片鹭鸟天堂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身边那些与自然共生的动人故事!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拓荒牛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