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阿姨总觉得嘴巴发干,每天要喝掉8大杯水还是不解渴。女儿带着去医院检查,空腹血糖竟然高达11.8mmol/L!医生拿着检查单直摇头:"血管都要被糖腌入味了,再不控制并发症就该找上门了。"
一、这些"隐形糖坑"正在偷走你的健康
1、打着健康旗号的"伪粗粮"
货架上那些"全麦面包""荞麦面条",配料表第二位就是白砂糖。真正的粗粮应该能看到完整颗粒,口感粗糙才靠谱。
2、鲜榨果汁的甜蜜陷阱
一杯橙汁相当于4个橙子的糖分,却丢掉了宝贵的膳食纤维。水果还是直接啃着吃最好,既能控糖又能锻炼牙口。
3、家常菜的隐藏糖分
红烧肉要炒糖色,糖醋排骨裹糖浆,连番茄炒蛋都有人放糖提鲜。做菜尽量用洋葱、胡萝卜的自然甜味代替蔗糖。
二、这些"血管清道夫"要常备
1、苦瓜里的植物胰岛素
苦瓜皂苷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切片焯水后凉拌,每周吃3次就行。怕苦的朋友可以搭配木耳一起炒。
2、秋葵的黏液保护膜
秋葵黏液中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延缓糖分吸收。最简单的吃法就是整根焯水蘸酱油,营养一点不浪费。
3、莜麦面的慢升糖特性
莜麦的β-葡聚糖会在肠道形成凝胶层,让血糖上升速度变慢。做莜麦窝窝头时加点芹菜叶,控糖效果翻倍。
三、三个控糖黄金时间点
1、晨起先喝300ml温水
经过一夜代谢,血液最粘稠时喝温水,能稀释血糖浓度。记得要小口慢饮,切忌咕咚咕咚牛饮。
2、餐后半小时必做踮脚运动
简单靠着墙踮脚尖50次,能调动小腿肌肉消耗血糖。这个动作看电视时就能做,特别适合中老年人。
3、晚上10点前吃颗核桃
核桃里的亚麻酸能修复胰岛细胞,但脂肪含量高,每晚2颗足够。最好搭配10粒枸杞,安神又稳糖。
医生特别提醒:出现伤口不易愈合、皮肤莫名瘙痒、饭后犯困这些症状,很可能就是血糖超标的信号。家里有血糖仪的,建议每月选3天测"血糖五线谱"(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记住控糖不是苦行僧生活,选对食物照样能吃出幸福滋味!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