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应该是人间最好的时节吧。
行走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恰到好处的微风、细雨、春花、晚霞,在四季轮回的起点不期而遇,为每一个途经的路人带来一场难忘的“春日雅集”。
结伴出游吧!春山如笑,碧水含情,借四季中最灵动的风景,踏春、赏花、饮酒、作诗,借三分醉意、三分春色、三分感知,在山水中唤醒自己。
出发·人随春好
四月下旬,正是武夷山春茶季开启的时节,整座城市都弥漫着茶香。
住在南源岭民宿村,晨起,推开窗便能见到成片的如黛青山。从这里出发,沿着1号风景道自驾,“岩骨花香”的诗意不仅在眼底流转,更顺着鼻腔沁入肺腑。
当你走进山间、茶园,便会不自觉地调整呼吸,那些被都市压缩成的短促叹息,渐渐舒展成与山岚同频的绵长气息。在这条会呼吸的风景线上徜徉,方才懂得:原来呼吸这件小事,本就是自然最慷慨的馈赠。
武夷有轨电车穿过春日里的青青茶园
瞧,景区里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负氧离子浓度,数值常年稳定在每立方厘米2万至5万个,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标准数十倍。
三才峰观景台不仅能够观鸟,茶芽勃发的生态茶园也让人沉醉。沿着山间小径,扑面而来的空气沁人,深吸几口气,喉咙里像含了薄荷糖,目之所及皆是深浅交织的绿意。
秀美的齐云峰、灵动的白云岩、连绵的燕子窠……一路走来,可以看到山谷、溪流、古寺、茶园,还有花草鱼鸟相伴,身体仿佛被自然浸润,随着草木舒展生长。
驻足·春与人宜
向西行进三十公里,抵达青龙大瀑布。山路蜿蜒,途中需经过一座名为“一步桥”的小桥,此桥因桥身短到一步即可跨过得名。
这里很“野”,很“仙”,拥有美丽的色彩,天然、纯粹,步入其中,便能嗅到原生态气息。
生长在花岗岩上的青冈树堪称奇观,因山体土层浅薄,这些树木的根系直接缠绕着岩壁,通过吸收岩石养分存活,形成树石交融的生命奇景。
落差约120米的瀑布,如银河倾泻而下。水雾裹挟着草木清香,沁人心脾,仿佛为五脏六腑做了一场深度SPA。此处负氧离子浓度超高,平均每立方厘米达6.7万个,最高可达13.6万个,是真正的天然氧吧。
在瀑布底下,溪流平缓的地段会形成碧绿深潭,就像天然的翠玉,得名“翠玉朦胧”。潭边,蕨类植物丛生,桫椤、石松等古老物种在此延续生命。这些植物不仅是“活化石”,更是高效的空气净化者,其叶片表面的绒毛能吸附微尘。
总能和摆着茶席的游人不期而遇。没有太多繁琐的道具,只需一把紫砂壶、几只白瓷杯、再汲一炉流泉飞瀑之水,三五好友就能尽情地享受其中。
东风拂面,带走落花,留下一路笑靥。
回望·春日雅集
再往西去二十公里,便是桐木关——武夷山海拔最高的隘口,也是世界红茶发源地。
立关北望,两侧高山耸峙入云,“V”形的大峡谷犹如一道天堑。王维笔下的“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在这里得到了具象的诠释。
一道天堑下,这里似乎连空气都甜了三度,伴随充满山野韵味的花蜜香、植被香,正如喝下一杯正山小种红茶。
越向东北深入,一片浩瀚的原始林区就展现在眼前。这里,是“鸟的天堂”,是“蛇的王国”,是“昆虫的世界”,更是开启物种生物基因库的钥匙。
路边的溪涧清澈见底,两岸群峰耸立,茂林修竹,鱼石相映成趣,小蜥蜴在石缝中探头探脑,小鸟在枝头啁啾碎语,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小动物、小花草,呈现一片绿意盎然之景。
登上先锋岭瞭望台,四周都是山林,不必刻意呼吸,山风自会携着冷杉的凛冽、苔藓的温润、野兰的幽芳涌进肺腑,方觉这满山绿意,原是天地赠予人间的一剂良方。
251公里的山河赋予心底的风雅,或许是只要身在其中,总能有一份独特的感知和乍现的灵明。
所谓“人随春好,春与人宜”。不如共赴一场春日雅集,借万物复苏的生机和风景,找回对自然的感知,甚至是藏在灵魂深处的自己。
五月将至,大风也已经吹去,一切都正好。
作者:张筱惜 龙晨露 文/摄
【来源:闽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