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馆记|沉睡两千年,一匹鎏金龙马如何逆袭成汉代顶流?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4-30 10:03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若论汉代贵族的身份标识,马儿额前那一抹金光璀璨的装饰,可比今天的限量版高定首饰更为珍贵。

作为古代马具中的顶奢单品,鎏金龙马当卢不仅承载着两千年前的审美密码,更见证了中华民族始终如一的自信与开放。

马额上的“精神图腾”

当卢,古称“钖”,早在商代便已出现,周代普及,至汉代成为马额中央的标志性饰物,取“当颅”之意。

这件西汉鎏金龙马当卢高16.5厘米,宽8厘米,青铜胎体覆以鎏金,背面三枚环钮用于穿引皮绳,设计兼顾实用与美学。

当卢固定在马笼头上,既是约束烈马的关键部件,又是彰显身份的奢华装饰。汉代人早就深谙“细节决定气场”的道理,一匹佩戴鎏金当卢的骏马出行,可比现在开着超跑还要拉风。


反S形“神兽”的时尚密码

这件鎏金龙马当卢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颠覆性的设计语言。

马首昂扬,前蹄腾空蓄力,后蹄翻转向背,鬃毛修剪成平直“板寸”,周身密布鳞纹,似龙非马,却又在云纹与鸟纹的环绕中,将草原艺术的灵动与中原文化的庄重完美融合。

考古学者推测,这种反S形构图很可能是斯基泰文明向东传播的体现。这件草原风格的马具可能是通过早期文化交流传入中原的“异域灵感”,但汉代工匠摒弃了草原纹饰中的野性撕咬场景,反而以云纹重构意境,诠释了汉代“龙马精神”的内核,展现了神采飞扬与奋发向上的风采。


谁是这位“爱马仕”诸侯王?

这件青铜鎏金当卢出土于山东章丘的洛庄汉墓,同时出土的是陪葬的良马和三百多件各种材质的马具,这在汉代马具考古发现史上是最多的一次。

其中有40件纯金马具,包括兽形节约与错金银铁饰,总重达600多克,足以让现代人惊叹:这哪是马具?分明是披金戴银的“汉代超跑”配置。


纯金节约 章丘区博物馆藏

而洛庄汉墓的奢华远不止于此:36座陪葬坑中,三驾复刻秦始皇铜马车的驷马王车、149件编钟编磬、国内首套保留调音痕迹的西汉双音编钟,共同勾勒出这位诸侯“钟鸣鼎食”的极致奢华。


发掘现场的车马坑

究竟是谁能以如此阵仗长眠?考古队员推测墓主人很可能是西汉的一位诸侯王。封泥上的“吕”字铭文暗示着与吕后家族的关联,青铜器上的“齐大官”字样又牵扯出齐国往事。无论真相如何,这位沉睡于章丘的诸侯王,必定是集赫赫权势、泼天富贵与超前审美于一身的汉代“顶流”。

文明的十字路口

当卢上的龙马纹饰,不仅是艺术杰作,更暗藏一条横跨欧亚的文明对话之路。当草原的灵动线条遇上中原的哲学意象,外来元素被重新解构,最终化作“龙马精神”的具象表达,见证着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包容基因。


如今,这匹鎏金龙马静立于章丘博物馆的展柜中,鳞片流转着灯光,云纹缠绕着时空。它曾属于某位诸侯王的仪仗,听过编钟雅乐,见过烽火狼烟,而今成为连接古今的符号。

透过这匹青铜鎏金龙马当卢,我们触摸的不仅是汉代贵族的奢华,更是中华民族在文明碰撞中的坚守与创造。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拓荒牛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