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名: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古时候的塞外,留下来的多是少数民族的痕迹。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小城,排在了幸福之城的第六名。
每年的内蒙古草原旅游节和昭君文化节当是呼和浩特最热闹的时候,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让这座城市显得活泼可爱了许多。虽然听不懂蒙古语,但蒙古人的热情总是让人深刻,那浓烈的蒙古酒,喝下去的是满满的欢迎和喜欢。
小城,上学,上班,办事,可能走几步就到了。这种不急不忙的生活节奏,让人容易感到满足。或许是在塞外的原因,呼和浩特的人豪爽,重义气,没事的时候找上几位好友喝酒吃肉或到草原转转,这样,什么烦心事都会烟消云散。新城的建设总是很快被老旧的建筑推倒掩埋,呼和浩特的新城也如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宽敞的马路,高楼林立,找不到一点少数民族的踪影。
第七名 石家庄
又是一个离北京很近的省会城市。石家庄从来都是一个被忽略的地方,若不是成了省会城市,估计会愈发默默无闻。从古至今,河北的发展中心都是保定。也罢,兴许是发展慢了些,才会让这座新生的城市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不被重视并不等于没有发展,石家庄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很多独特的位置,最早的蚕蛹模型,最早的瓷器,最早的铁器……闻名于世的赵州桥,都是在这片土地上发现的。或许初到石家庄会被这个错乱的城市迷惑,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农田土地,那些还未来得及被掩藏的破败景象会让人觉得,这里怎会是一个省会城市。离北京不到300公里,石家庄是秀小的,不够整齐的,带点乡土气味的,正在努力成长的小城。有时候,改变或许不是好事,但却是阻止不了的。石家庄也是如此,曾经的小城正在慢慢蜕变,一个崭新的现代化都市慢慢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第八名 济南
“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济南是一座被泉水浸染的幸福小城。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济南市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也与泉水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泉水文化。
游走济南,真的不需要太多理由。信马由缰地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份身心的宁静与安详,一定会融化你“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走累了,坐上双层巴士,从高处走马观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青龙桥一路向西,风景都在两边,尽情地一路而去吧。在这座城市里游走,身心会游离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安静与喧闹之间,自然与人文之间,古老与现代之间,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之间,那是一种怎样的惬意啊!
民以食为天,济南人有着典型的北方居民特征,讲究吃,主食以面食为主,口味偏重,饭菜一定要做到色香味俱全,所以来济南第一件事就是要“吃”好!济南除了有“章丘大葱”、“商河大蒜”、“平阴玫瑰”、“商河彩椒”、“槐荫元葱”这些“有名儿”的食品,还有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特色小吃!
第九名 银川
在西北黄土高原茫茫的金色海洋中,矗立着一座风景如画的绿岛,这就是富饶美丽的凤凰城——银川。横行于苍茫广阔的塞北上,见证西夏帝国曾经的辉煌、身临中国电影的摇篮、欣赏贺兰山的岩画奇观、悠游沙湖的秀色,无比惬意。银川是美丽的,多民族的融合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化,黄河的哺育给银川带来了富饶,沙漠的荒凉在这里也显得柔美。
距离银川20公里的永宁纳家户,从明代起就是标准的伊斯兰聚居区。这里除了500年历史的纳家户清真寺外,近年新修的中华回乡文化园,气势恢弘,是一站式了解回族文化的地方。文化园主体大门仿印度泰姬陵设计,里面有中国最大的回族博物馆、中国最大的伊斯兰教礼拜寺和回族民俗村。
“东方金字塔”西夏王陵在日落的余晖中显得更加神秘,素有“小天安门”之誉的南薰门为银川古城六大城门之一,是至今保存下来的惟一的最完整的城门楼。这片土地曾经有怎样的繁华也不得而知。到了银川,美食是不能错过的。银川本就干旱,但这里的人依然爱吃辣椒,独特的西北美食,尤其是羊肉,是一定要尝尝的。总觉得,生活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方的人,心态有着不一般的坚韧和乐观。
第十名 重庆
初到重庆的人,会以为自己来到了香港。密集的楼群成片分布,处处建在山上的高架桥、立交桥架势十足,让人无论如何也联想不出古人是怎么在山上建出一座城来,只能赞叹人类对于建筑技巧如此精通如此伟大。这一方水土,山水之间,通过无数的桥来连贯交通,简直就像是重庆人扎根建起的大城堡。
在城市中穿行,渝中区大部分老房已荡然无存,临江的旧式捆绑楼所剩无几,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广厦。依山傍水的山城少了昔日的山势层次。那些山已被踩在楼盘脚底,倔强点的尚留有半个脊影,也匍匐委屈得不成样子。南岸区和江北区也不示弱,凡近大桥通路的江畔,铺天盖地的高楼鳞次栉比,登高眺望,新重庆的气派着实慑人情怀,极目所收,两江逶迤,清晰地圈出一个现代大都市。
漫步在重庆老城区逼仄的小路,才能真正体味到所谓的山城,十八街的那些老摊似乎未曾改变,只不过,越来越多的人搬离。在很多还未完全改造的地方,高楼旁边一叠又一叠的老房子紧挨着,密不透风。被划为直辖市后的重庆,在飞一般地成长。无论怎么改,重庆人的调调还是哪样,该吃该玩照样不误。